受需求端未見好轉,以及進口棉價格優勢不明顯等因素影響,國內進口棉庫存居高不下。據統計,目前國內港口進口棉總庫存量將近60萬噸,其中青島及周邊庫存將近40萬噸,張家港庫存量也達到將近10萬噸的高位。
從當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進口棉庫存結構較前期變化不大。依然是以巴西棉、美棉、中亞棉、印度棉和澳棉為主,其他還包括部分蘇丹棉和希臘棉等。
從走貨情況來看,目前未見明顯好轉,紡織廠提貨基本根據訂單需求進行少量采購,青島和張家港周度出貨量據了解均在1000噸左右。造成走貨緩慢的原因,一方面是下游需求持續疲軟。雖然目前隨著疫情出現好轉,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一些國家正在逐步接觸隔離措施,并開放一部分符合要求的商業場所。但由于疫情尚未消除以及貿易活動仍受影響較為嚴重,大部分服裝品牌仍處于關閉甚至部分永久關閉的狀態,需求端提振不明顯。另一方面內外棉價差持續較窄,進口棉價格優勢不明顯。近期國際棉價漲幅大于國內,目前1%關稅下內外價差處于倒掛,滑準稅率下近期更是持續處于倒掛狀態,擴大到2000元/噸左右。
從目前港口進口棉報價情況來看,巴西棉根據質量不同人民幣基差報價在900-1000元/噸不等;美棉基差在1200-1400元/噸不等;印度棉在300-600元/噸不等,據悉目前有貿易商報價在200元/噸尚可商談,但由于含雜和一致性等質量問題依然乏人問津;西非棉根據質量不同人民幣基差在400-700元/噸不等。整體來看,盡管貿易商已根據目前市場情況以及出于資金壓力咬牙下調基差,但由于下游消費端持續疲軟,走貨情況未能出現明顯好轉。
在此情況之下,紡織廠缺乏提貨動能,進口棉庫存持續高位。據了解,目前港口庫存爆滿,庫容緊張,其中青島港更是有貿易商已經開始預定6月和7月份的倉庫。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