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麗集團是全球頂尖的材料制造商,它不僅做優衣庫的面料,還供應戰斗機、火箭等尖端產品,馬斯克的SpaceX火箭就使用了東麗的材料。
東麗(TORAY)株式會社成立于1926年,總部位于日本東京,是世界第一大碳纖維制造商。東麗集團以生產人造纖維起家,到現在已經逐漸成長為一個開發和生產各類纖維材料、高性能化學品、環境工程、生命科學等方面產品和服務的綜合性高科技集團,并且在各個細分行業都做到了頂尖。
但是這樣一家世界巨頭,前期很長時間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
東麗的碳纖維事業從連續虧損,并消耗千億科研經費,到訂單金額萬億計算,花費了近50年時間,直到2011年才進入了穩定的盈利期。
東麗公司能成為世界紡織巨頭和材料巨頭,與其50年如一日的堅持長期主義不無關系。
1.犧牲短期收益,持續大力投入研發
現代紡織不再局限于制造衣服,東麗公司早就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東麗當時的前田勝之助會長堅持“纖維是可以培育出很多事業的基礎事業”不肯放手,幾代社長卻都選擇了犧牲短期的收益,不斷地投入與開展相關工作,
東麗集團在1961年成立了“基礎研究所”,當時的會長田代茂樹在致辭時說:“希望大家用心進行‘在未來20年后將成為解決方案’的偉大研究”。基礎研究所創立以來,一直注重自由研究的風氣,對研究人員自主進行的“地下研究”進行獎勵。
(1月6日,恒申集團與東麗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但是當時市場并沒有預想的那么美,昂貴的制造成本,導致銷售困難。海外許多化學公司都紛紛取消了碳纖維的開發或減少了研發投入,其中包括美國杜邦和德國巴斯夫等大企業,東麗公司并沒有放棄,常年的堅持和不斷地科研,才最終實現了偉大的技術革新。
無論經濟形勢如何跌宕起伏,許多年以來東麗的研發支出占銷售百分比一直未出現重大變化,東麗集團將每年研發投入保持在600億日元的水平,以維持自己的技術優勢地位。
2.堅持長期主義,堅持可持續發展
東麗公司不僅著眼于未來的市場需求,更著眼于可持續發展。當下東麗集團制定了“東麗集團可持續發展愿景”,并描繪了“2050年東麗集團致力于實現的世界”的藍圖。其核心目標是構建一個以清潔能源為基礎的社會,同時推動一個依賴回收技術、生物技術、分離膜技術及其他創新手段支持的循環型社會。
東麗集團目前關注的焦點是全產業鏈的可持續性,正積極推進聚酯和尼龍等基礎聚合物的回收再利用系統,涵蓋從廢棄產品和工程廢料的“材料回收”到無法再利用產品的“化學回收”。
自2020年以來,東麗集團在三年內投入科研經費合計約2,200億日元,展現出其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堅定決心。其中,50%的經費用于“綠色創新”項目,30%則專注于“生命科學創新”相關項目的研究與技術開發。
3.攜手優衣庫,開創長期共贏局面
東麗和優衣庫成為合作共贏的典范。2000年與優衣庫合作,通過改變服裝纖維材料,實現功能材料,一改優衣庫平民價格服裝的一般認識,而是讓消費者發現,價格實惠的背后,還有這樣的高科技應用。
與優衣庫合作20多年來,兩家企業共同成長,將研發和生產過程幾乎合為一體進行,即使從全世界來看也非常罕見的。東麗為優衣庫專門成立了一站式業務部,直接由東麗總裁領導,負責與優衣庫的獨家合作。
東麗的研發團隊幾乎每天都需要和優衣庫的全球發展和研發負責人碰面,因此兩家公司必須雙方共享信息和辦公空間,并肩作戰。優衣庫也以設計思維為指導,及時聆聽、收集門店的反饋,向東麗的面料研發團隊提出新的方案。優衣庫的獨家專利產品HEATECH發熱內衣,AIRism呼吸速干面料等高科技含金量的拳頭產品都出自與東麗的合作。
東麗公司的發展歷程表明,它的成功在于其堅持長期主義的戰略眼光。正是這種50年如一日不懼犧牲短期利益的堅持,讓東麗從一家默默無聞的纖維制造商成長為世界材料巨頭。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