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期刊近期刊文,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步入快車道。
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紡織服裝行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關鍵業務環節實現全面數字化的企業比例達到了57.9%,高于全國制造業 56.5% 的平均水平。
紡織企業 ERP 普及率和 MES 普及率分別達到67.3% 和 30.3%,均實現了較快增長。其中,在紡織行業兩化融合過程中,MES 系統應用作為其中的薄弱環節之一,其普及率在兩年內實現了 7.6% 的增長,增速顯著。
1. 棉紡織行業
在新形勢下,企業普遍面臨著運營成本上升、用工短缺、節能降耗等多方面的壓力,倒逼棉紡織行業從制造端發力,積極推進數字化車間建設。
例如,山東魏橋集團通過紡紗智能車間建設,實現了全流程纖維流傳輸無人化、全流程節點裝備實時在線監控和單錠質量在線檢測以及數據流的在線處理與智能化管控,取得了萬錠用工降低 80%、生產效率提升 38%、配棉等級降低 0.5 級的顯著成效。
安徽華茂集團先后建成 4 個智能紡紗工廠,通過對關鍵工序的在線質量檢測,以及配棉仿真、質量仿真、生產智能管控等系統的綜合運用,大幅提高了企業產品創新能力和市場響應能力,使產品升級周期縮短約 50%,生產周期縮短 25%。
2. 化纖行業
我國化纖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 70% 以上,產業優勢明顯,產業結構以超大型企業為主體,10 家頭部企業產能占比超過 60%,產業鏈配套完善,數字化轉型基礎好。
例如,桐昆、新鳳鳴等大型企業集團積極推進基于“5G+ 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未來工廠建設,在生產制造全業務環節應用了十余類工業機器人,實現了全鏈條數字化制造,并通過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應用,減少人工干預,保障了產品質量一致性,引領行業實現數字化發展。
3. 印染行業
印染行業是紡織產業鏈條中具有高創意感染力、高附加值的產業之一,產業集中度高,在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產能占比達到95%左右,地域優勢明顯。印染行業能耗高、資源消耗大、廢水排放量高,綠色生產壓力大。
例如,東華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智能排產、化學品智能精準配送、生產過程數據糾錯與優化調整等多項智能化改造,實現了設備關鍵參數 100% 在線采集調控,染色一次成功率穩定在 95% 以上,平均能耗降低 20%,水耗降低 30% 以上,對企業提質降本增效作用顯著。
4. 服裝行業
服裝行業是紡織產業體系中時尚創意的代表,面對終端消費者不斷提高的個性化、多元化需求,服裝行業及時開展了個性化定制新模式,并由此帶動了模塊化設計、三維人體測量、3D 可視化模擬、柔性生產加工等基于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
例如,大連大楊集團搭建了優思達服裝定制工業互聯網平臺,以消費者個性化定制需求為核心,通過打通消費者與生產端數據,驅動面輔料采購、版型選取、生產組織、計劃排產、倉儲物流、運營管理全過程實現數字化管理,實現了基于個性化定制的按需柔性智能生產,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新服務體驗,使定制訂單生產周期縮短至 2 個工作日,版型處理時間縮短至 2s,使企業生產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