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業是僅次于石油業的全球第二大環境污染最嚴重的行業,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的10%,超過國際航班和海運的總和,且近75%的紡織品最終只能進入垃圾填埋場。
隨著新興國家消費的崛起,產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將進一步擴大。
為了解決環境友好問題,除了在生產端發力低碳環保設備、工藝外,廢舊紡織品作為一種可回收再利用資源,具有極其重要的環境和社會意義。
如果對其充分回用,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紡織原材料,緩解石油消耗、耕地緊張等問題,還可減少焚燒時有害氣體的排放量,減少填埋時對土地的污染,
政策支持
2023年我國廢舊紡織品產生量超過2334萬噸,廢舊紡織品回收量約為480萬噸,回收率21%。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信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實施意見》,“到2025年,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體系初步建立,循環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到25%,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200萬噸。到2030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體系,生產者和消費者循環利用意識明顯提高,高值化利用途徑不斷擴展,產業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到30%,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300萬噸。”廢舊紡織品的循環利用有助于減少對石化資源的消耗,符合低碳循環、綠色發展的產業政策,以及“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國家發展戰略。
價格低廉,市場需求大
相比于新棉,再生纖維價格優勢明顯,可節約成本30%左右,同時因其循環利用、綠色環保的特點,在業內大受歡迎,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知名品牌明確要求產品中必須含有相當比例的再生纖維原料。
回收原理
根據再生原理劃分,再生技術主要包括物理法、物理化學法和化學法。物理法是經分揀、清洗和干燥等工序后將瓶片作為原料直接進行熔融紡絲的再生方法,物理法技術和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占比最高。但對于雜質含量較多的廢舊聚酯紡織品而言,僅將廢料通過簡單的熔融擠出無法制備合格的再生聚酯纖維,以物理法為主,輔以化學法提高分子量的物理+化學方法是化學纖維再生利用技術中的主流所趨。化學法能實現對廢棄聚酯纖維的封閉式循環再生,且與原生纖維品質無異,但技術難度大。
相關產業集聚區及企業
江陰、無錫等地的舊毛紡織品的綜合利用集聚區相繼建成,他們攻克了真空開棉技術、脫氣熔融技術,并研制了部分關鍵設備,取得了部分成果
浙江蒼南一帶每年可以處理廢舊紡織品上百萬噸,其多數經過物理開松后用于制作填充材料
浙江富源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廢舊軍服回收再利用的試點企業,該公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合作研究開發的再生毛型短纖已經應用到環保型精紡面料中
溫州天成紡織有限公司擁有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分揀、開松、紡紗全產業鏈,其最終產品有手套、牛仔布等
中國循環經濟產業技術開發(山東)有限公司以捐助渠道收集的廢舊紡織品、廢舊軍服為原料,采用自主研發的生產技術對廢舊紡織品進行二次利用,其最終產品有帳篷、勞保手套等
寧波大發化纖有限公司從2011年開始涉足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利用領域,其主要技術是以廢舊紡織品為原料,采用“微醇解—脫揮—聚合”的聚酯再生技術,生產再利用的有色聚酯短纖維。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內飾、玩具填充物等領域
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化學法進行再生聚酯的生產,其生產出的纖維質量好,具有品質高、差別化等特點,可與原生纖維相媲美。產品主要應用于運動服、時裝、家紡等領域,公司已與迪卡儂、耐克等知名品牌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