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月20日特朗普正式上任日期臨近,關稅總統周二在社交媒體平臺發文稱,“將設立對外稅務局來收取關稅和所有來自海外的收入”。
他還表示,將在1月20日上任首日成立這個新機構。
諷刺的是,前不久馬斯克為了精簡政府運作才成立了一個政府效率部,現在卻 即將新成立一個“對外稅務局”,這似乎與高效、精簡等理念明顯相違背。
不過,在特朗普眼中,為了征關稅,一切機構冗余都顯得無足輕重了。
特朗普關稅2.0戰況更激烈,全面堵漏洞打補丁
經過上一輪激戰,美國汲取教訓,本輪針對中國的貿易戰戰況將更加激烈,全面堵漏洞打補丁,主要體現在打擊轉出口和取消跨境電商小額豁免兩方面:
1.打擊轉出口
打擊中國商品通過第三方轉出口至美國的行為。中美貿易摩擦雖然限制了中國對美國的直接出口,但中國的部分商品仍通過墨西哥等第三方進行轉口貿易。2017-2023年,美國對墨西哥進口金額增長52%,同期中國對墨西哥出口金額增長127%。特朗普在總統競選期間曾表示,將對中國中轉墨西哥出口商品加征關稅,打擊中國商品通過第三國出口到美國的避稅行為。
2.取消跨境電商小額豁免
受益于“小額豁免”規則,中國跨境電商貿易快速發展,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以Shein、Temu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平臺迅速崛起。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更激進,預計在其任期內將收緊或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的政策。要知道,在跨境電商貿易中,紡織服裝類產品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
對于中國而言,這一關稅大棒遲早都要到來。
此前,特朗普宣布,將對包括對所有進口商品征收10%至20%的統一關稅,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進口商品征收25%的關稅,以及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征收60%以上的附加稅。
復盤特朗普1.0時代的關稅路徑,特朗普2.0時代最有可能關稅路徑逐漸明晰。
特朗普1.0時代對華加征關稅路徑
“特朗普1.0”的對華關稅政策呈現三大特點:
一是政策落地速度較快。特朗普上任的第四個月就對部分商品發動貿易調查,第八個月就發動了對中國的“301調查”,在任期的第二年陸續啟動加征關稅。
二是商品覆蓋范圍較廣。上一輪對中國加征關稅涉及價值約3700億美元商品,占2018年美國對中國進口金額的68.7%,包括資本品、中間品和必需消費品。
三是加征關稅幅度較大。根據PIIE測算,美國對華進口平均關稅稅率從2018年初的3.1%最高漲至2019年底的21%,隨著2020年初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達成,平均關稅稅率小幅回落至19.3%。
本輪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的可能路徑
最壞情形下,美國可能對中國所有商品的關稅稅率提高至60%。特朗普在總統競選中多次強調,計劃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征收60%的關稅,但考慮到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反噬以及中國的反制措施,此情形出現的可能性不大。PIIE預測,若特朗普加征60%并引發中國反制,預計在2025年拖累美國GDP下降0.43個百分點。在當前經濟周期及市場環境下,這些代價或許是美國不能承受之重。
更可能的情形是,美國對華平均關稅稅率提高至40%-50%,對部分商品加征超60%的關稅。一是參考美國非最惠國待遇的關稅水平,平均關稅稅率為42%。二是參考“特朗普1.0”時期的經驗,美國對華平均關稅稅率從3.1%最多提高至21%。“特朗普2.0”將推行更激進的關稅政策,預計將額外加征20%-30%的關稅,推動美國對華平均關稅稅率提高至40%-50%。
綜合美國總統加征關稅需要滿足的法律條件、對美國經濟的沖擊以及中國可能的反制措施,“特朗普2.0”的關稅政策可能通過以下路徑展開:
第一步,特朗普上任初期,直接援引IEEPA對中國加征10%的關稅。美國總統可直接援引IEEPA加征關稅,并立即生效。2019年特朗普曾威脅要使用IEEPA對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征關稅,要求其采取更多措施阻止非法移民和毒品流入美國。北京時間11月26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為打擊非法移民、犯罪和毒品,將在其上任首日立即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進口商品征收25%的關稅。此外,也將對來自中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10%的關稅,雖未聲明具體執行時間,但參考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情況,預計也將在其上任后不久施行。
第二步,啟動新一輪“301調查”,分階段對華加征關稅,最快或于2025年二季度宣布,年中實施,之后再逐步加碼。參考上一輪經驗,“特朗普1.0”時期主要通過發動“301調查”對中國特定商品加征關稅,并對沖擊美國供應鏈的商品進行關稅豁免。“特朗普2.0”可能繼續沿用此方式對重點商品進一步提高關稅,避免對所有商品“一刀切”,對美國消費者造成沖擊。從時間上看,上一輪的3次貿易調查從啟動到宣布加征關稅耗時8-10個月,雖然啟動新一輪貿易調查可以援引之前的部分結果,縮短調查時間,但關稅政策生效時間最快可能要到2025年二季度。
貿易決戰,勝負已成定局
在這場持久貿易戰中,美國的策略似乎并未如愿以償地削弱中國的經濟實力,反而似乎為中國的產業升級和全球布局按下了加速鍵。美國民眾選擇的這位對經濟常識一竅不通的關稅總統,未能深刻理解到,貿易保護主義無法從根本上提升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中美貿易摩擦以來,中國的中間品和資本品出口快速增長,拉動中國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額再創新高。2023年我國資本品和中間品出口金額占出口總額的7成左右,出口競爭優勢從消費品向中間品和資本品轉移。
更令人矚目的是,中國企業并未因貿易戰的風云變幻而止步不前,反而加速出海,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紡織這個看似傳統且競爭激烈的領域,在2024年卻逆勢上揚,出口再創歷史新高。這不僅是對中國紡織業強大韌性與創新能力的詮釋,也是中國企業靈活應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積極開拓多元化市場的生動寫照。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