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近日對外公布2018浙江“紅盾網劍”專項執法行動成果。
2018浙江“紅盾網劍”專項執法行動為期5個月,從7月開始至11月結束。據統計,專項行動期間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5.2萬人次,檢查相關網站5.27萬家次,立案查處各類網絡違法案件5191件,辦結4080件,其中大要案1328件,涉案金額20多億元,罰沒款達8000多萬元,移送公安機關55起,關閉違法網站(網店)134個。立案數、結案數和罰沒款分別同比增長35%、55%、72%,連續3年實現大幅增長。
據了解,此次專項行動提高了案件查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政企協作,精準打擊網絡違法行為
在專項執法中,為提高網絡執法辦案效能,浙江省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建立健了全政企協作聯合打假維權機制,積極打造政企合一維權共同體。例如:聯合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采用“互聯網+市場監管”和“市場監管執法力量+平臺技術力量”的執法新模式,建立打擊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協作處理、案件協查、數據信息共享等機制;充分發揮阿里平臺的技術數據優勢,通過阿里大數據分析、梳理,對28個網店涉嫌銷售假冒偽劣進行集中查處, 實現落地查處和精確打擊,保護企業知識產權和提高執法效能共同推進,有效凈化網絡市場環境。
如嵊州市市場監管局根據阿里平臺提供的某網店商標侵權案件線索,成功查處朱某某利用網絡銷售假冒“LV”“CHANEL”“GUCCI”品牌箱包、圍巾商標侵權案,涉案貨值788650元;杭州余杭市場監管局根據鄂爾多斯商標權利人提供的案件線索,通過阿里平臺數據分析,成功鎖定2家銷售假冒鄂爾多斯服裝網店,當場查獲假冒“ERDOS”品牌服裝30余件、標簽牌450張、吊粒20條。
以網管網,全國首創市場監管互聯執法辦案平臺
浙江省市場監管部門創新市場監管模式和機制,開發形成全國首創的“互聯執法辦案平臺”,解決了網絡違法行為立案難、取證難、處罰難等痛點。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甘霖副局長對此高度評價,認為此舉是市場監管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大趨勢的重大機制創新,豐富了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的理論與實踐,真正實現傳統監管到智慧監管的有效轉變,標志著全國市場監管互聯網執法辦案創新試點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表示,平臺在專項執法期間投入運行,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網絡違法線索相互移送問題,一批遍及全國各省的違法行為得到及時查處,違法行為和處理對象涉及廣東、福建、云南、遼寧等全國25個省份,其中立案884件。
聚焦網絡,劍指刷單炒信等四種行為
記者從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此次“紅盾網劍”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整治了亮劍刷單炒信、侵權假冒、網絡傳銷以及不正當競爭等網絡違法行為。
今年的專項執法行動中,全省共查處刷單炒信案件68起;立案查處網絡商標侵權和“傍名牌”案件595起,同比增長32%;立案查處網絡傳銷案68起;同時,查處網絡不正當競爭和產品質量案件4460起。其中,嘉興海鹽市場監管局查處全國首例新《反法》適用的利用技術手段,妨礙、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服務正常運行的不正當競爭案件,對2家當事人處以40萬元罰款,入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2018市場監督管理論壇”上發布的“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行政執法十大典型案件”。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