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力爭培育營業收入百億級集群35個;到2027年,集群營業收入總規模突破1.4萬億元;到2030年,集群營業收入力爭總規模突破2萬億元。
8月26日,安徽省印發了《關于推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高質量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旨在推動全省縣域經濟的高質量。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發展單元,縣域興衰直接關系著發展全局。2023年,安徽縣域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超過47%。
龍頭引領“領跑”集群
前不久,一汽、陜汽、重汽等配套企業———安徽奧德華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年產115萬套離合器及電動汽車減震器項目在阜陽阜南縣開工。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0億元以上。
兩個多月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專門赴阜陽考察,焦點也是距離市區30公里之外的阜南縣。阜陽市委書記劉玉杰在與王傳福會談時表示,比亞迪在阜陽布局投資百億元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今年有望實現跨越式發展。
放眼整個安徽,比亞迪正形成以合肥為核心的新能源整車基地,以蕪湖、蚌埠、滁州、阜陽為支撐的新型動力電池和核心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基地。
除了阜陽阜南縣,蕪湖無為市也受益于比亞迪。數據顯示,無為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2023年實現產值240億元、增長62.7%,比亞迪旗下無為弗迪電池成為全市首個產值超200億元企業。今年7月,“蕪湖發布”還透露,無為弗迪有限公司旗下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廠房建設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行業龍頭在加緊布局安徽縣域。
今年4月,位于合肥肥西縣的福耀集團安徽全產業鏈生產基地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7.5億元,年產汽車配套玻璃400萬套及配件玻璃400萬片,年產值合計約60億元……
就在同月,安徽省發改委發布《關于2023年度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建設成效評估得分靠前和進步較快名單的公示》,“得分靠前名單”(機械制造類)有9個,其中長豐縣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基地)、泗縣汽車零部件制造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廣德市汽車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基地)等3個都是汽車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
這也使得安徽在奇瑞、蔚來、大眾安徽、比亞迪等龍頭車企之外,初步形成涵蓋動力電池、電機電控、銷售維保、回收利用等汽車全產業鏈,成為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最大引擎。
按照目標,到2025年,安徽縣域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營收將達到3500億元左右,到2027年達到5000億元左右,其中新增百億級產業集群5-7個、新涌現出3-5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
《指導意見》提出,要主動承接滬蘇浙等地區產業轉移,力爭每個集群招引培育2—3家集研發設計、制造、品牌營銷及技術服務于一體,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將配套伙伴企業納入共同的供應鏈管理,建立穩定的供應、生產、銷售等協作、配套關系,構建產業融合發展生態,成為集群的“領跑者”。
特色產業場景創新
8月21日,賽迪顧問發布《2024年中國新型PCB產業發展報告及十大集聚區》,安徽省廣德市位居全國新型PCB產業十大集聚區之一。十年時間,從“零”起步到全國PCB產業十大集聚區,廣德市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發展的成功之路。
廣德工業從2002年起步,經歷了幾年傳統產業積累后,一直尋找合適的特色產業。印制電路板(PCB)作為“電子產品之母”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通信設備等領域,2023年國內市場規模達3097億元并持續增長。
截至目前,廣德市集聚了PCB企業89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2家,成為安徽省PCB產業規模工業企業數量最多、產值最大的特色集群,先后獲得安徽省特色產業集群、安徽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并積極爭取向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邁進。
近年來,天長市作為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橋頭堡”,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曾經,天長被譽為“包”攬天下、“遙控”東西,老式電視機高壓包、電視遙控器聲名遠播。今天,智能儀表和線纜、新能源、合金材料成為它的新產業標簽,有“儀表之鄉”美譽。
以優質企業為“點”,以產業鏈為“線”,以產業集群為“面”,天長市形成了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產業鏈供應鏈互通互融的產業生態,促進了制造業整體提升。全市集聚了儀器儀表企業450多家,其中規模企業76家,高新技術企業62家。這里的智能儀器儀表產業,不僅成為“挑大梁”的首位產業,而且在2022年獲批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2023年天長地區生產總值突破700億元、全省縣級第四、入圍多個全國百強縣榜單;民營經濟發展位居全省一類縣第二,滁州市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考核實現“四連冠”,全年榮獲國家級榮譽13個、省級榮譽18個,老工業基地改造、“畝均論英雄”改革、“質量強省”建設3項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依托集群企業爭創省級以上產業創新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中試基地、檢驗檢測平臺等創新平臺,牽頭或參與省級以上科技攻關任務。支持縣(市)與集群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力爭實現“一產業一研究院”。在集群布局一批現代產業學院、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支持企業創建省級以上產教融合企業。鼓勵以市為單位組建科創飛地,在基礎條件建設、科研設備購置以及運行經費等方面給予支持。
數轉上云智造先行
在推動數字化改造方面,《指導意見》要求要加快提升集群智造能力,支持集群骨干企業開展集成應用創新,實施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推動集群企業加快“上云上平臺”,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推廣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軟件服務包。積極爭創一批5G全連接工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優先支持集群企業創建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支持農業經營主體建設數字農業工廠,推進種養殖智慧化。
截至2024年7月,肥西共建成258個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建成5G基站1207個
目前,肥西已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7家,高新技術企業802家,總量位居安徽省縣域前列。
在位于合肥市肥西經濟開發區的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上下翻飛的機器人正對江淮新一代輕卡進行焊接。伴隨著機器與員工的精密配合,每58秒就有一輛整車下線,詮釋著高效率的肥西制造。
平均每15秒就有一臺冰箱下線,年產值40多億元……在高端智能制造產業集群頭部企業TCL家電(合肥)產業園的生產車間內,機械臂循環往復地運作,運輸帶有序傳輸。倉庫外,大貨車有序停放,一臺臺TCL產品正在被裝箱,即將運往各地。
“這是我們在行業內首創的全球唯一一個全無人智能立體倉,在看板上,倉庫哪里有空位,哪里是滿的,發貨的時候都能自動識別。”TCL家用電器(合肥)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榮升介紹,“全無人智能立體倉可以實現無人運轉,智能、省時省力,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p>
“自落戶肥西以來,TCL一直加大產品技術創新,研發資金投入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長。”張榮升說。
目前,肥西已有高端智能智造產業規上企業410余家,正依托新型片區、拓展區,以TCL、安利、泰禾智能等為龍頭,加大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力度,加快布局智能家居、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項目,重點打造高端智能制造產業集群。
走進位于泗縣經濟開發區的安徽家瑞軸承有限公司智能化、數字化生產線上,一片繁忙景象。研磨車間內,兩排共14臺數控軸承外圈溝磨床緊張運轉,只需一人便可輕松管理。新能源汽車配件車間里,幾十條生產線正滿負荷生產汽車座椅、天窗等系統用的電機小軸承?!皵底只蟠筇嵘宋覀兊纳a效率?!逼髽I相關負責人說。
從制造到“智造”,數字化轉型正在為安徽縣域產業注入發展新動能。
在安徽提及紡織服裝產業,就不得不提到望江縣。這個有著安徽紡織服裝第一縣之稱的縣城,有10萬人從事紡織服裝工作,年生產服裝3億件。紡織服裝產業規模穩占全縣工業經濟半壁江山。
近幾年,當地不斷完善行業創新體系,加大招引院所力度,推動技術、管理、生產和經營模式創新,力促“織造”變“智造”。
在望江,申洲針織(安徽)有限公司的名氣很大。這家于2008年落戶望江的企業目前擁有約1萬名員工,平均每年新增10億元產值,新增1000萬元稅收。
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該公司近年投入3億元資金,用于智能化轉型升級。經過改造,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年產值突破百億元。
通過“智能化”升級,望江越來越多的紡織服裝企業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安徽省亮亮紡織有限公司作為首個進駐望江的投資超億元紡織工業企業,其轉型升級也非常具有示范意義。
今年初,該企業新上的智能化織布生產線順利投產,生產效率提升2倍,為企業新增年產值近2.5億元。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