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國內軋花廠、棉花出口商反饋,受灑紅節、開齋節等放假影響,近期印度籽棉、皮棉上市量減少,CCI在各主產棉區收購量持續下滑甚至停滯。據統計,截至3月24日,CCI累計按MSP價格收購2020/21年度籽棉156.2萬噸(約918.94萬包)。
古吉拉特邦、孟買等地的棉花貿易商認為,由于CCI銷售輪出底價只漲不跌,印度國內棉花消費需求強勁復蘇,2021年印度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增加大豆、玉米等種植)加劇了人們對棉花產量下降的擔憂,私人軋花企業收購價將穩定在MSP保底價上方,因此在4至7月CCI收購有價無量的概率大,本年度CCI累計收購量不僅低于之前CAI、CCI及各方預測的1100-1200萬包,而且或低于部分國際棉商、印度棉企業測算的980萬包。大量的2020/21年度印度棉花資源流入私人軋花企業及貿易商,有利于印度棉花內銷和出口。
USDA最新月報預計,2020/21年度印度棉花出口量為124.1萬噸,雖然較2月份上調了15.2萬噸,但大部國際棉商、印度棉企認為預測偏低,最終實際出口量有望達到140-150萬噸。CAI預測本年度印度棉花出口量為600萬包(約102萬噸,較上次預測上調60萬包),較2019/20年度增長100萬包,很顯然不僅大幅低于USDA、ICAC數據,更大幅低于印度涉棉企業、國際棉商的預測。
筆者認為,2021年4-10月份印度棉出口向好,搶占美棉、巴西棉、西非棉市場份額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幾點:
一是2020/21年度美陸地棉簽約出口已接近“超賣”狀態,可流通美棉資源基本被幾家大型國際棉商、進口公司壟斷,而印度棉“一手貨源”較多;二是2020/21年度以來,印度棉相較主要競爭對手巴西棉、美棉而言,性價比優勢較強;三是有消息稱巴基斯坦不僅已經放開印度棉花、棉紗進口,而且沒有具體數量限制,從紗線品質、規格、競爭力來看,高品質美棉、巴西棉并不適用,中低品質、指標的印度棉是最佳選擇;四是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仍將全面執行,因此越南、孟加拉國、印尼等各國需求只能被迫轉向物美價廉的印度棉;五是受大范圍、持續降雨及種植面積大幅下滑的影響,2021年4-10月份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對印度棉出口的壓力不大;六是歐美疫情卷土重來,再加上蘇伊士運河“大堵船”,東南亞、東亞(含中國)等企業采購印度棉不僅運輸距離短、運費低、集裝箱多,而且疫情輸入壓力較小。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