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商務部網站10月27日發布的最新消息,越南工貿部公布的一則報告顯示,該國每年的紡織品出口額高達400億美元左右,但是100億米的出口布料中,超過54.9%需從中國進口,僅有25%的布料是由越南本土生產。
據此分析,越南認為該國紡織業將很難從越歐自貿協定中受益,因為大量的原材料需要進口,不符合歐盟規定的原產地標準。鑒于韓國也與越南一樣,與歐盟簽署了自貿協定,若越南當地的服裝紡織企業想要享受自貿協定中的優惠政策,可以考慮自韓國擴大進口。
話雖這么說沒錯,但是韓國的產能是否滿足越南的需求,是個問題。數據顯示,越南每年自韓國進口的布料在整體進口中占據了15.2%的比例,份額較少。此外,越南還發現,如果向憑借自己的能力發展布料產能,還需要額外增加300億美元(折合約2031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而手頭緊張正是紡織產業遲遲沒能突破“生產瓶頸”的重要原因。
報道指出,越南紡織業不僅僅在產能方面存在局限,更要命的是,紡織行業配套的棉花、紗線、染整領域,根本“跟不上”該國的服裝加工需求。因此,目前越南的服裝加工業僅僅停留在產業最低端的縫制環節,附加值低。
對比之下,我國紡織業自1978年發展以來,早已成為全球的領頭羊。今年疫情期間,我國更是發揮了全球第一大紡織生產國的關鍵角色,成為各國的防疫物資的重要供應來源。數據顯示,今年1-9月,我國包括口罩、防護服、服裝等在內的紡織品出口額達2157.8億美元,同比增長9.3%。
而看到中國紡織業海外訂單不斷,越南又起了“小心思”。上述的越歐自貿協議就是越南計劃中的一部分,據悉,越南打算借優惠關稅對歐盟擴大出口,從而撼動中國紡織產品出口的份額。然而,據越南國家紡織服裝集團(Vinatex)的預測,2020年全年越南的紡織服裝出口將比2019年下降20%。
面對越南、印度等國在紡織業發出的趕超信號,中國自己也在加緊行動保持優勢。6月18日當天,我國商務部正式發布公告,宣布從今年7月1日對孟加拉國將近97%的稅目產品出口實行“零收費”。要知道,孟加拉國是當前全球第二大紡織國,此番與中國加強合作,無疑對雙方的經濟發展帶來強勁支撐。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