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跟蹤數據顯示,9月棉紡織市場繼續向好,產銷環比增加,產品庫存環比下降。
原料:采購、消耗及庫存環比均增加
9月,跟蹤企業原料采購環比增加4.13%,其中環比增加的企業約占59%,占比較上月增加6個百分點。原料中原棉采購量環比增加6.20%,9月國內標準級棉花價格平均每噸約12800元,較8月均價環比上漲1.8%,連續四個月累計上漲11.6%。國慶節后,棉花價格延續上漲趨勢,截至19日,國內標準級棉花價格平均每噸約15300元,較節前上漲15%左右。原料中非棉纖維采購量環比增加0.13%,9月粘膠短纖價格持續上漲,月均價環比上漲5.1%;滌綸短纖價格略跌,月均價環比微降0.7%。國慶節后,粘膠短纖、滌綸短纖價格均有所上漲。
紡織企業的原料消耗量環比增加1.37%,環比增加的企業約占48%。截至9月底,原料庫存環比增加1.64%,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31%。儲備棉輪出于9月底結束,新棉尚未上市,國內棉花價格處于上漲通道,企業適當增加棉花庫存。非棉纖維庫存環比小幅增加1.19%。
生產:設備利用率超九成產量累計降幅持續收窄
9月,紗、布產量環比分別增加2.56%和2.03%。1~9月,跟蹤企業紗產量、布產量累計同比分別下降11.25%和14.05%,自3月以來累計同比降幅持續收窄,與2月相比,降幅分別累計收窄21和13個百分點。
截至9月底,跟蹤企業紡紗、織造設備利用率均在90%以上,環比略有增加,紡紗設備利用率略高于織造設備利用率。其中,紡紗設備利用率高于85%的企業占比79%,較上月增加2個百分點;織造設備利用率高于85%的企業占比77%,較上月基本持平。與上年同期相比,紡紗、織造設備利用率同比分別下降2和5個百分點。
銷售:產品銷售環比增加庫存環比下降
9月,紗銷售量環比增加8.89%,布銷售量環比增加10.75%;紗、布庫存分別環比下降9.64%、3.17%。當月純棉紗、純粘膠紗產品價格穩步上漲;純滌綸紗價格先漲后跌。
據了解,9月份起,紗、布市場出現回暖,受海外疫情影響,印度等地區的訂單加速回流。國慶節后,紗、布產品價格跟隨原料價格呈現上漲態勢,截至19日,與節前相比,32支純棉普梳紗、32支純滌綸紗價格均上漲20%左右,30支純粘膠紗價格上漲15%左右;進口紗價格也呈現上漲態勢,9自越南進口的32支純棉普梳紗進口價格低于國內每噸200元左右。
經營:營收及利潤累計同比降幅再收窄
截至9月底,跟蹤企業虧損面約為38%,高于上年同期約10個百分點。1~9月,跟蹤企業營業收入累計同比下降12.00%,其中約81%的企業同比下降,占比較上月減少4個百分點,與2月相比,累計同比降幅收窄18.5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累計同比下降24.21%,較上月降幅收窄1.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累計同比下降26.19%,其中70%的企業同比下降,占比較上月減少4個百分點,與2月相比,累計同比降幅收窄46個百分點。
集群:生產逐步好轉開臺有所提升
根據對集群情況的跟蹤調查,9月集群生產總體有所好轉,企業設備利用率有所提升。
根據經濟運行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1~9月跟蹤集群的產量、產值等指標同比下降,降幅較上月均有所收窄。產量方面,集群企業各類紗線產量累計同比下降21.7%,布產量同比下降25.6%;經濟指標方面,集群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0.1%,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9.8%。
據了解,9月份,國外訂單方面,圣誕節、感恩節將至,部分集群的歐美訂單開始增加;國內訂單方面,疫情基本穩定,經濟逐步復蘇;隨著“雙十一”、“雙十二”的臨近,企業開始備貨,內銷訂單明顯增加,生產好轉。跟蹤集群企業平均開工率在65%以上,其中規上企業開工率為80%;開工企業的產能利用率也有所提升。
本報告數據均來源于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涉及240余戶棉紡織企業及全國約15個產業集群數據,紡紗產能合計占全國棉紡織行業的比重約60%,具有行業代表性。
本報告得到“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