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導言
所謂“兩梳”,狹義講是指棉紡的普梳和精梳,廣義講也包括開清棉,開清棉作用實際上應該算作梳前的準備,猶如起到精梳準備工藝的地位,也相當于前紡與后紡的類似性質。梳棉機屬梳理機范疇,其重要作用往往有很多形容頌詞:“紡紗工程的心臟”、“梳得好紡得好”等,看來并不過分,充其量不過是帶有自我對專業的熱愛語句。精梳是后起之秀,發展迅速。由于“兩梳”本身特殊性和發展的迅速,直接推動著紡紗工藝技術的進步,早已引起紡織界的普遍重視?!皟墒帷钡氖崂聿考?、梳理布局調整和工藝配置,是梳理方面重要內容,它既是硬件又是軟件,確切地講,是硬件中的軟件,應該是梳理技術的核心,其他硬件高新技術的發展都只是從屬的。梳理部件的變革推動著梳理技術的進步,起著核心和靈魂作用。高效能精梳機、高產梳棉機和清梳聯的開發應用,都是圍繞“兩梳”技術的開拓創新而逐步得到發展的,最終獲得了高速(高產)高質的雙贏。
2“兩梳”的地位和作用原理
2.1纖維沿軸取向原則
一般來講,紡紗的基本原理是逐步完善纖維取向的過程,也就是要松解原料緊密無序的聯結,促使纖維沿軸方向有序的集合。要完成這個任務,主要依靠清梳和精梳。開清是將棉塊變成棉束,梳棉是把棉束變成單纖維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精梳的主要任務是排除短絨,同時實現纖維伸直平行,深化完成沿軸取向的程度,這種功能無法替代,從中可以體現它的重要地位。紡紗基本工藝中,開清和梳棉是領頭羊,沒有前道工藝作用就談不上后續工藝的連接。精梳應該算作專用工藝,因為沒有精梳,照樣可以紡紗,它主要是提升成品檔次發揮特殊作用。
2.2“梳理”內容性質分類
所謂“梳理”,是指兩個針面對纖維的作用,這是狹義的理解,其實它的內容十分廣泛,就兩個針面而言,有轉移、互梳,凝聚和剝取(梳棉錫林對刺輥、錫林對蓋板、錫林對道夫和剝棉羅拉對道夫),互梳又稱分梳,而分梳又分自由分梳、柔性握持和硬性握持分梳。梳棉錫林和蓋板間、錫林和固定蓋板間、刺輥和分梳板間都屬自由分梳范疇;刺輥對給棉機構間,如梳棉給棉羅拉為鋸齒形或菱形溝槽的一般屬柔性握持分梳性質,精梳鉗板與錫林間應屬硬性握持分梳,分離羅拉與頂梳間又稱柔性和自由的混合分梳。其中握持分梳和自由分梳都對纖維分離起主要作用。
2.3梳理牽伸的特殊性
紡紗基本工藝中的“牽伸”指的是羅拉牽伸。其實牽伸含義比較豐富,具體分有:(1)氣流牽伸;(2)梳理牽伸;(3)分離牽伸;(4)羅拉牽伸;(5)張力牽伸;(6)意外牽伸等。前4項屬工藝性牽伸,后兩項是輸送過程中必然存在的,一般不屬工藝性范圍。開清棉具備(1)、(2);梳棉具備(2)、(4);精梳具備(2)、(3)、(4)。梳理牽伸應用在梳棉有著特殊意義,牽伸有大有小(大到超過任何其他牽伸),有正有“負”(“負”是梳棉獨有的)。舉例如下。
設A186型梳棉機棉卷定量400g/m、生條定量5g/m、單產20kg/h,刺輥轉速800r/min,錫林轉速350r/min,經計算得到道夫轉速30r/min(不計道夫以后的牽伸和全機落棉),刺輥對筵棉牽伸約750倍,錫林對刺輥約2.2倍,道夫對錫林約為0.047倍,即為較大程度的“負”牽伸,也即道夫凝聚作用的倒牽伸,全機理論總牽伸80倍左右。由此可以幫助理解梳理程度的負擔和各梳理部件作用性質,聯系理論計算梳理度(分梳度)和各梳理構件狀態實質情況綜合一起分析,可以全面評價梳理質量效果的依據。
2.4精梳準備偶數準則的理解
精梳準備工藝道數應該遵循偶數配置原則,一般規律梳棉棉網導出中,后彎鉤纖維比例超過50%,即進入梳棉條筒的后彎鉤纖維占較大比例,但在下道喂人方向從生條筒引出時已變換方向為前彎鉤了,輸出進入下道工序容器是前彎鉤,從容器導出時又變換為后彎鉤了。由于彎鉤狀態不可能在準備工藝中完全消失,即精梳小卷在精梳喂人為前彎鉤纖維仍占多數時,對錫林分梳伸直有利,不容易和短纖維一起被排除為落棉,如按奇數配置準備道數,即喂人精梳的后彎鉤纖維較多時,彎鉤纖維的彎折部分處于鉗板鉗口的后方,彎曲后的纖維投影長度較短,受不到錫林分梳的機會,容易被排除為落棉,因而和喂人精梳為后彎鉤纖維占多數相比,能降低落棉約1個百分點。因此新老精梳準備工藝都按偶數配置為兩道。
2.5精梳作用的特殊性
精梳機的作用是去除纖維中的短絨,提高纖維長度整齊度、提升檔次改善質量,因此精梳對象局限于天然纖維,棉紡精梳主要針對棉纖維。在去短過程中主要依靠錫林和頂梳,去短的同時兼負除雜和除棉結作用,最終達到高度潔凈,單纖維化伸直平行、富絲光感的纖維條。為了去除短絨,間歇定量喂給(每鉗次的給棉長度)是精梳一大特點,不同給棉長度對應不同質量要求,即時給棉不是當時輸出,一個給棉長度往往也受到錫林幾次逐次分梳的機會。錫林分梳長度,也就是鉗板握持纖維接受錫林的分梳的長度(不包括死隙長度),是幾次給棉長度的總和,一般超過15mm(隨纖維主體長度而變化),而每次被分離羅拉分離的長度僅為一個給棉長度,通過分離接合、分離牽伸最終送出一個有效輸出長度:
平均分離牽伸=有效輸出長度/給棉長度
在分離過程中,應用分離牽伸,纖維挺直納入正在運動的頂梳針間(不能理解頂梳主動插入),起到攔梳(濾梳)的作用,因為主梳還是依靠錫林來負擔的,所謂錫林負責對給棉長度前端的分梳,頂梳負責對后端分梳,又所謂后端僅用一片頂梳達到類同前端一只錫林的理解,與實際不完全符合,但無原則性誤導。另外因為精梳機固有的特點,表面看喂人與輸出都是恒速的,但機中梳理部分是變速和往復擺動的,錫林分梳時,分離構件幾乎靜止不動,合離構件運動時錫林不分梳,兩者交替進行,因此產量受到一定限制。精梳機中部運動配合比較復雜,除以錫林恒速運動為主體外,其他構件多屬變速運動,錫林轉一轉,其他構件完成一個工作循環,即鉗板前后、啟閉一次、給棉一個長度、鉗板握持須叢向后擺動接受錫林針齒一次分梳、分離羅拉按已設計的運動曲線規律倒順停一個循環、順轉大于倒轉,順轉量減倒轉量為有效輸出長度,在鉗板向前擺動開啟時,分離羅拉開始動作實現分離接合,頂梳參與攔梳作用,輸出一個[特殊意義],藉以校正各構件的定時定位。錫林地位特殊,帶針齒部分僅局限于圓周的一部分。錫林的作用是分梳抓取短絨和結雜,因此必須有齒深容纖空間,針齒部分由下方恒速毛刷以高出約5倍的線速順齒清刷被氣流帶走形成落棉,錫林以清潔的齒面參加下一個循環作用,頂梳攔梳的纖維隨上鉗板閉合作用脫離齒隙,回歸在鉗板須叢中,接受下一個循環錫林分梳。精梳機每分鐘“鉗次數”是產量水平和高效的重要標志,其實“錫林速度”也一樣可以反映高效能水平,關鍵是錫林是排除落物的,而鉗板是輸出產品的,所以普遍采用“鉗次數”來表達產量水平。
2.6“兩梳”成網成條獨立性
成條作用為后續工序創造加工條件。“兩梳”都具備成條特性,但成條必先成網,梳棉依靠道夫凝聚成網,精梳依靠分離接合成網,前者是連續成網,后者是間斷性接合成網,各具特點。一般講,成網寬度越寬,產質量越有保證,但寬度受到機幅的限制,梳棉工作寬度(錫林寬度)曾經有37、40、41in和45in多種類型,經過長期使用考驗,目前統一為1m工作寬度(錫林實際稍大干,m),已被國際公認。精梳成網寬度服從于小卷寬度,目前國內并存3種小卷寬度,即A201型低產采用2301nnl,FA251型采用270mm,高產型采用300mm,國際新機統用為300mm?!皟墒帷钡母髯詫挾纫驯淮_認為經濟合理的寬度標準。近期瑞土立達推出C60型小錫林梳棉機、1500mm機幅是特殊配套轉杯紡的。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