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影響,很多企業受到沖擊,然而位于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吳江朗科化纖有限公司業務不降反增,今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近50%,后續訂單甚至已經排到了明年。這家企業究竟是如何做到在疫情之下實現逆勢上揚。
朗科化纖以生產環吹新材料起家,其環吹新材料獨步國內,是名副其實的行業“隱形冠軍”。然而,憑借在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經驗,總經理盧賢生敏銳地嗅到了危機的氣息?!斑@塊蛋糕比較小,遲早要碰到‘天花板’?!?/p>
“天花板”還未觸碰到,朗科化纖就開始未雨綢繆,跨界轉做裝備制造。經過近3年的科技攻關,公司研發出省首臺(套)重大裝備:紡絲噴絲板面清潔用鏟板機器人。這種裝備專門用于化纖絲生產過程的噴絲板面的清潔,以機械代替人工,不僅有助于降低配件輔料消耗以及誤停機、少停多停、漏停的幾率,而且可提高清潔效率和質量,清潔時間控制在20秒內,比人工操作效率提高800%。
鏟板機器人誕生之前,大家都是采用人工清潔方式。從市場需求和智能化趨勢來看,這款奇跡人的可為空間很大。
正如盧賢生的預期,鏟板機器人一經推出,便受到客戶青睞。去年,該產品銷量持續走高,在第四季度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而且,這股迅猛的勢頭一直延續到今年。
鏟板機器人的銷路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在不缺訂單的情況下,公司資金儲備充裕,而且提前做好了預案,將原材料采購做了提前量,唯一碰到的員工返崗問題,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順利解決了,因此疫情期間的影響不是很大。1-3月,朗科化纖銷售收入1098.84萬元,同比增長48.37%。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是安生立命之本。按照“研發一代,儲備一代,推廣一代”的思路和原則,常懷憂患意識的朗科化纖拒絕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兩大重點研發成果又已經要“破殼而出”了。
其中,物聯網大數據管理平臺是基于鏟板機器人的延伸和配套,可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多維度多策略的智能化分析,全方位監控已出售鏟板機器人運行狀況,快速響應并遠程診斷處置設備故障。這既有利于降低設備運行維護成本,也有利于完善鏟板機器人質量。
另一款全新的產品是化纖絲路自動巡檢機器人系統,其開發思路來源于客戶反饋的“痛點”,可利用智能化手段代替人工肉眼檢查絲路,效率約為人工的20倍以上,將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準確度,并幫助客戶節省人力成本。
目前,物聯網大數據管理平臺已進入測試階段,預計6月可全面推廣。化纖絲路自動巡檢機器人系統已獲得授權專利,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在兩大新項目的加持之下,盧賢生躊躅滿志。
今年,公司預期的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0%以上。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很有信心。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