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是全國紡織服裝業大省,2018年全行業有規模以上企業2475家,轉型升級既是企業擺脫生存困境的需要,更關系到全省經濟長遠健康發展。記者從12月24日在濱州召開的全省紡織服裝行業智能化技術改造現場會暨數字化轉型培訓推進會上了解到,山東省將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攻方向,以技術改造為重要途徑,全面推進紡織服裝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重塑。
技術改造投資省、見效快、效益高,傳統產業中小企業占比高,相比全部推倒重來購買新設備,智能化技改是實現轉型提速發展更現實的途徑。據介紹,全行業在役工業機器人2000多臺套,在全省制造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如意、康平納、華興、恒豐、酷特、韓都衣舍、愉悅家紡、威海迪尚等龍頭企業已開始從智能制造向智能服務轉型。但還有近70%的中小企業,因技術儲備不足、人才缺乏等原因一直沒有實施智能化技改;也有很多企業,處在從過往較單一的生產環節改造向全流程再造,從單企改造向全產業鏈協同改造轉變的過程。
“智能化技改遇到的不只是資金障礙,更多反映在企業不愿改、不敢改,還有的想改卻不會改?!笔」ば艔d二級巡視員張忠軍表示。考慮到這一點,山東省圍繞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重塑要開展的三項重點工作都十分強調更好發揮龍頭骨干企業帶動作用,在帶動輻射中,加速破解當前整個行業智能化技改水平總體不高,智能化技改質量亟待提升,服務商隊伍發展滯后的問題。
首先是優化產業布局,建設智慧園區、智慧集群,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山東省將鼓勵龍頭骨干企業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導構建產業集群智能化公共服務平臺,以龍頭輻射區域內其他紡織服裝企業,培育和發展一批智慧基地、智慧園區。同時,通過打造新型紡紗織造基地、時尚服裝加工織造基地、產業用紡織品研發制造基地、高端纖維材料基地、創意品牌營銷基地,培育形成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
其次是優化產業結構,建設智能產鏈和智慧生態,促進產業高端化發展。依托龍頭骨干企業,培育一批智能化技術改造服務商,通過線上線下雙向發力,創新推廣先進模式,帶動更多中小企業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打造大小企業智慧共享、產能共享、模式共享的智能產鏈和智慧生態。線上推進方面,省工信廳將統一聘請高水平影視傳媒機構,策劃制造4K高清微視頻在全行業推廣;線下推進方面,山東省將通過政府部門搭臺、行業協會參與、服務商路演、企業現場觀摩、銀行參與對接、媒體跟進宣傳等推進范式,分行業推進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目前,包括如意“新材料+科技紡織+時尚品牌”模式、康平納“共享工廠”模式、華興“小微再造”模式、恒豐“小微托管”模式、酷特“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模式、韓都衣舍“智慧藍海”模式、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