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爭端無疑是近半年以來市場人士最大的關注點之一,談判的走向一直牽動著棉紡企業人士的神經。假如離開了美國,中國的棉紡織業能否生存?
筆者近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棉花、針織或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進出口數據進行了搜集、整理、分析,樣本取自6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海關總署發布的統計月報表(即《對部分國家(地區)出口商品類章金額表》和《自部分國家(地區)進口商品類章金額表》)中重疊的15個國家,分別為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哈薩克斯坦、羅馬尼亞、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土耳其、烏克蘭、新加坡、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通過將上述15個國家與美國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WTO為中國紡織品打開世界之窗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舉行的世貿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上審議并批準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我國隨即遞交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的通知書。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一個月后,中國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也正是從此時開始,中國的紡織品出口貿易總額開始直線增加(見圖1)。
二、“一帶一路”為中國棉花、紡織制品開啟新時代
“一帶一路”是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來的。一帶一路簡稱“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簡稱“OBOR”;或Belt And Road,簡稱“BA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
1、越南“一枝獨秀”,“一帶一路”國家合力顯現
從大的類別來看,第11類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中,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越南的數據都非常的搶眼(見圖2、圖3)。走勢圖異常高于其他國家。
在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進口)金額圖中(圖2),位列前三位的分別為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其中,中國自越南進口金額占上述15國合計金額的占比從2014年的21.8%逐漸增加至2019年的41.6%;自排名前三位的越南、印度、巴基斯坦三國進口金額占上述15國合計金額占比穩定在70%以上。僅2014年自越南進口金額小于美國,2015年至今自越南進口金額均大于美國(見表1)。
在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出口)金額圖中(圖3),中國對越南出口金額占對上述15國出口金額合計的占比為30%左右,其中僅越南一國就占據了3成,不容小覷;15國出口金額合計為美國的1倍以上(見表2),“一帶一路”國家合力顯現。
2、針織或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進出口
從第11類下屬章來看,針織或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進口部分,自越南進口金額依舊明顯高于其他國家(見圖4),上述15國中排名前3位的越南、土耳其、印度尼西亞三國金額之和占15國合計金額的70%以上,上述15國合計金額是美國的20-120倍不等,極大值出現在2017年,為美國的117.2倍(見表3)。
從第11類下屬章來看,針織或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部分,2016年之前,對越南出口一直遙遙領先于其他14個國家,但2016年對菲律賓與馬來西亞的出口金額一度超過越南,將越南甩到了第三名的位置上,2018年越南超越菲律賓再度成為榜首(見圖5)。
盡管如此,在針織或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部分,上述15國的合計金額小于美國,對美國的出口金額是上述15國的2倍左右(見表4),也就是說在紡織服裝這一項單獨來看,美國的主導地位依然明顯。
綜上可見,盡管“一帶一路”國家為中國帶來了不少機遇,且數據也印證了中國近幾年在越南大幅度建廠后對越南進出口的帶動,以及“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合計金額為美國的倍數,即從類別來看,第11類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進口金額合計為美國的4-6倍,出口金額為美國的1倍以上。但是從該類別包含各單項來看,針織或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方面,美國的霸主地位暫難動搖。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