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兩個重要事件:
根據美國農業部6月28日發布的報告,2019年美國棉花實播面積為1372萬英畝,同比減少2.7%,較3月底的意向面積減少6萬英畝。
6月29日中美兩國元首在大阪峰會期間進行了友好會晤,此次會晤打破了5月初以來兩國的僵局。
這兩件重大事件對國際市場來說都算得上利好,至少表面上看起來如此。中美元首在G20峰會上的談話,讓市場高度緊張的情緒瞬間得到釋放。雖然會晤的結果多少在市場人士的意料之中,但7月1日一早,國內外棉花期貨市場還是按捺不住雙雙大漲。
在這場G20會晤上,兩國領導人會面達成了如下重要共識:
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
美方表示不再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征新的關稅;
兩國經貿團隊,將就具體問題進行討論。
從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美方的態度轉變,包括華為問題,他們也表示,美國公司應被允許繼續向華為出售產品。
這場歷史性會晤的結果可以說是中美兩方人民群眾最想看得到的了,畢竟這對于全球經濟金融來說,都屬于重大的利好消息。
盡管往后的中美博弈將長期存在,但對于中國來講,貿易問題能緩和,一定是好的。一方面是金融市場將改善信心和預期問題,有助于經濟企穩,減少政策約束;另一方面,對中觀行業和微觀企業/個人而言,也有積極作用。
朋友圈不少行業人士也早早窺探到了市場即將迎來提振的一絲信號。
那G20峰會給棉紡織市場帶來了什么?
對于中國棉紡織業來說,雖然一切都還沒有最終的定論,但至少加征關稅終于可以暫時緩緩了,絕大多數紡織品和服裝仍可以繼續正常出口到美國。從短期來看,紡織業可能重新回到原先的節奏——今年下半年仍可以爭取訂單、繼續搶出口。在不加征新關稅的情況下,國內外市場的信心將得到提振,短期內中國的紡織品服裝出口訂單有企穩的可能,國內棉花消費也可能有所增加。
盡管美國不再對中國產品加征新的關稅,但已經加征的關稅如何處理,此次會晤并沒有提及,美棉25%的關稅還在繼續征收,能否取消還要看后期的磋商。因此,此次會晤結果對美棉出口談不上什么利好,中國簽約美棉仍會小心翼翼。同時,中國國內的商業庫存和港口外棉庫存都很充足,下年度棉花供應也不會出現問題,國外基本面、陳棉和新棉供應也暫時沒有新的變化,因此進口棉市場也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據國外媒體分析,由于棉花在棉花美國政府層面沒有話語權,即使中國承諾大量采購美國農產品,也不能保證一定能進口美棉。事實上,如果沒有具體的采購協議,中美之間仍將重復之前反反復復、采購推遲再推遲的模式,這和去年阿根廷會晤之后的情況是一樣的。況且,5月中旬以來,國內紡織產業鏈已遭遇巨大打擊,市場能在多大程度上恢復還很難說。由于此次會晤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特朗普政府迫于各種壓力之下的“緩兵之計”,和之前的半年相比,中美之間的對抗從根本上并沒有任何改變,未來將長期存在下去,因此,中美經貿和棉花紡織業的仍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
行業專業人士表示,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市場前景和棉價走勢難以預料,但他認為棉花消費一直處于增長。從歷史角度看,2008-2009年和2010-2011年,棉花消費已經兩次很快地從危機中復蘇,市場低迷的時間也許不會很久,關鍵看中美談判的結果。對于身處棉花市場的人士來說,保持這樣的態度和信心更為重要。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