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在棉紡公司生產線上看到,紡紗女工們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嚴峻的市場形勢下,他們得出一個共識,那就是“客戶需要啥,生產就出啥”。
據公司總經理顏國華介紹:“棉紡公司不斷完善新品開發流程,提高了產品開發成功率。今年開發新型纖維40多種,舒彈絲、功能性腈綸等重點推廣產品的返單率明顯提高。”
深耕細分市場
該公司在堅持服務好重點客戶的基礎上,著力做實、做精市場,深挖優勢資源,大力培育優質客戶群體。“我們組織營銷人員進行區域化市場開拓,進一步細分市場,深挖開發價格合理、能夠長期合作、適銷對路的優質終端客戶。”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胡春說,“在市場策略上,我們開放銷售人員服務區域,適當交叉服務老客戶,讓能力強的銷售人員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在市場開拓中,廣大銷售人員克服一個個困難和問題,無論走到哪里,仔細聽、深入問、講政策、記建議,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拓展客戶、服務銷售上。上半年,外出調研市場30余次,累計走訪企業100余家,新增開發客戶近100家。
提質穩定市場
沒有過硬的產品質量就沒有穩定的市場。棉紡公司把產品質量看作是企業的生命線,將生產與銷售形成鏈式管理。銷售公司堅持每日牽頭召開計劃調度會,訂單安排更加合理,增加接單,減少機臺翻改次數。生產管理上實施專線、專臺精準管理和針對性措施,改變過去質量攻關靠輕定量、慢速度、高落棉的方式,提高了管理人員對不同客戶品種質量關鍵點的把控。開展難度品種攻關,形成規范作業制度,提高了難度品種管控水平和復雜品種切換的應對能力;通過精并粗皮輥專項管理,大幅降低各類大小紗疵。通過抓現場定置,提升現場的有序生產和操作工行為自覺性。
發力新品市場
該公司持續秉承 “全方位滿足重點客戶需求”的理念,在分析、研判、總結去年紗線產品開發的經驗上,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做產品”,舒彈絲和功能性腈綸等產品走俏市場就是一個鮮明例子。今年上半年,棉紡公司持續在五類特色產品上做文章,不斷明晰高端針織紗市場定位。針對單染品種市場大幅下滑、含棉渦流紡產品訂單減少的實際情況,著力調整營銷策略和市場開發方向,擴大緊賽、皮馬棉、再生有機品種銷售占比。在四類功能性產品開發上,強化舒彈絲和功能性腈綸二條開發主線,并新開發了優膚美、太極石粘膠、氧化鋅滌綸、東華ECDP、蘆薈、吸光發熱滌綸、暖絲特七種功能性新品類混紡紗線。1-5月份,五類特色產品及新產品銷售占比達36.57%,同比增加9.54個百分點。
增值服務市場
1-5月份,華南市場取得了優異的銷售業績,無論是總銷量還是五類特色產品銷量均大幅提升。對此,胡春深有感觸,“現在市場競爭激烈,用戶對產品質量十分挑剔,我們公司紗線在我所負責的區域內還是很有市場,經過這么多年與用戶結成的友誼,我們一定會挺過這段時期。市場雖然不景氣,但是我們服務的熱情不能降低,必須堅持服務式營銷,努力為客戶分憂,全方位為客戶做好服務,通過增值服務凸顯我們的市場價值。”在市場供大于求的嚴峻形勢下,棉紡公司主要領導親自帶隊拜訪客戶,第一時間掌握客戶需求,努力擴大產品銷路。公司還在重點單位派駐技術人員,搜集市場信息,進行跟蹤服務,促進互利雙惠, 提升了客戶的滿意率。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