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0日召開的中國國際棉花會議上,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張錫安先生就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下中國紡織服裝外貿形勢分析發表了主題演講。他從當前紡織品服裝貿易情況、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及應對建議三方面進行了闡述。
首先,張錫安介紹了今年以來的紡織品服裝外貿情況。今年1-4月,我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757.8億美元,同比下降4%。當前紡織品服裝出口有三個特點:一是出口商品結構調整加快,紡織品出口增幅大于服裝;二是幾大出口市場全面走低,外貿出口明顯下降;三是國際市場份額加速減少,對全球三大市場份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接下來,張錫安分析了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2018年我們對美國的紡織服裝出口大數是490億美元,占整個中國紡織服裝出口比重17.6%。今年1-4月,對美國涉稅紡織品服裝出口大幅下滑,企業訂單流失明顯,而6月中旬10%的關稅將提高到25%,未來涉稅產品出口可能繼續下降。同時美國正在舉行聽證會的清單4,包括主要的出口類服裝和家紡產品,占紡織服裝類對美國出口總額87.2%,涉及到2.9萬家出口企業,一旦征收關稅必將給中美貿易帶來更大沖擊。
中美經貿摩擦的不確定性,已經迫使美國采購商對采購戰略和供應鏈布局進行大幅度調整。短期看,進口商普遍無力或不愿意增加采購費用甚至要求降價,或最多承擔一半稅費,并要求企業在手訂單盡快出貨。從長期來看,與關稅稅率波動相比,中美關系走向將大幅影響其采購意愿,采購商會考慮逐步降低對中國的進口額,同時將部分的關稅成本轉移給終端消費者。
最后,張錫安從宏觀、行業、企業三方面為我們提供了應對策略及建議。宏觀層面需要政府層面的正確引導,減稅降費、精準扶持,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可預期,維護行業的平穩發展;行業層面看,企業應加快“走出去”步伐,布局全球產業鏈,將具備條件的訂單轉移至東南亞等勞動力成本較低國家生產,同時加快智能制造和轉型升級;企業層面看,企業應優先安排美國訂單,繼續同美方客戶磋商,共同承擔關稅壓力。同時認真研究國際規則,從技術上,從原產地、各商品稅率差異中尋找商機,開發新品種,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升級。
張錫安表示,我們必須認識到中美貿易摩擦是中國崛起過程中的必然事件,不可回避。因而我們必須堅定信心,主動作為,以此倒逼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