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關于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并舉行了新聞發布會。
8300字的白皮書,介紹了中美經貿磋商的基本情況,闡述了中方的四大立場:1.磋商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2.磋商要相向而行、誠信為本;3.中國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讓步;4.任何挑戰都擋不住中國前進的步伐。
其中,還展現了美方在經貿磋商過程中三次出爾反爾的過程,指出中美經貿磋商出現多次波折,責任完全在美方。
中方的態度一如既往地明確:中國不會畏懼任何壓力,也做好準備迎接任何挑戰。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發布會上,面對記者提問“美方稱,在中美經貿摩擦之中受損的主要是中方,對美方的影響不大”時,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貿易戰沒有贏家。
環球網援引CNBC報道,德意志銀行算了一筆賬:在過去17個月里,美國股市已經損失了5萬億美元。僅僅在5月,美股市值就蒸發超過3萬億美元,相當于跌掉了一個“英國”(2018年英國GDP約為2.823萬億美元)。
當然,對于中國而言,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也同樣不容小覷,且對全球經濟都帶來一定影響。
那么,此次白皮書傳遞出怎樣的信號,將對貿易摩擦產生怎樣的影響?記者采訪了幾位大頭,來看看他們的分析。
1
此次白皮書最核心的信息是:中國希望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方式達成中美協議。美國方面采取非常規、不理性的手段,想迫使中國讓步,損害中國國家利益,這種圖謀達不到目的。
在下一階段的談判中,中方應當希望美方切實采取去政治化、去安全化的政策。這一點非常重要,畢竟中美兩國手中都有籌碼。
中國最大的牌在于中國市場。2017年底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內銷市場,并且市場規模還在不斷擴大,這是美國企業與政府所無法忽視的。
中方如何應對?我覺得要兩手準備,兩手都要硬。
一方面,中國要更積極地擴大改革開放,這不僅僅是美國的要求,更是出于自身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
其中,國內經濟改革,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市場化改革要取得實質性進展。
開放方面,中國對外企的市場準入要按照新外商投資法要求,真正落實外資企業的國民待遇,同時降低關稅水平,降低非關稅壁壘,使外商投資企業受益,減少中外貿易不平衡,同時也能讓國內老百姓(603883)受益。
另一方面,中國還應加強對美國關稅、出口管制等做法的精準反制,通過類似于建立誠信清單等形式,巧妙使用中國在農業進口、稀土、飛機、汽車等產業等方面的牌,對美國起到威懾作用。
中方的種種舉動將對美股產生較大影響。據說特朗普每隔幾個小時就會查看美股波動,甚至曾聲稱:“如果道指單日跌幅超過1000點,時任總統就應該被裝進一個巨型大炮里,用極快的速度把他轟上天,別找借口。”
所以,我們可以在這方面改進斗爭的藝術,加強對美國的研究,包括多聽取國際有關人士的意見。
2
閱讀了白皮書后,我有三個印象:
1.中國很強硬,不想打也不怕打,而且有準備繼續打的樣子,不再是過去委曲求全和對談判寄予厚望的態度了,這個重大轉變估計是跟美方步步相逼有關;
2.談判破裂的責任在美方,雖然美方不一定同意這個結論,但在國內來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需求;
3.中國不打算讓步,中國需要美國全部取消已加關稅,并且期待一個相對平衡的雙邊談判協議。這一點是中國的底線嗎?不太明確,而且估計美國不大會因此妥協或滿足我方要求。估計難度比較大,所以各方應當做好風險應對準備。
從美國一向的態度和最近一系列的舉措來看,6月對300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事情仍然是大概率,白皮書增大了這種可能性。
我個人認為,中方應在這次的談判破裂之后,沉著應對,這個白皮書發布的時間還是偏早了,有可能激化矛盾,不如等到6月底再發布。
不過相對于特朗普的極端做法和全面出擊,中國也不能表現得太軟弱,軟弱沒有用,怕也沒有用。
個人判斷,要等到雙方市場和經濟受到重大影響后,民意會對政治和政府施加更多的壓力,事情才會有好轉。雙方的關系不可能這樣長期惡化,但需要一個過程。
3
白皮書基本上延續了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也就是所謂“談,敞開大門;打,奉陪到底。”
只是這次的白皮書更加全面、系統、詳細,目的是想要向全世界展現中國政府的理性立場,并且宣告:如果貿易戰打下去,造成的任何破壞,都應該由美國方面承擔。
我認為問題在于兩方面,從美國這一邊來看,特朗普總統、白宮貿易政策制定者、美國國會兩黨主流意見這三者之間有很大差異,各自追求的目標不同,美方自己難以達成一致。
從中國這一邊來看,從之前披露的新聞依稀可見,中方不愿意將一些美方認為至關重要的承諾寫進公開的合同條款中,而是希望它們作為一種政策承諾,這是習慣于法條清晰可操作的西方思維所不習慣的。
我認為,中方在這方面應該更多考慮和理解西方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采取有的放矢的舉措,而不是單方面地站在自己這一邊想問題,做事情。
對于貿易問題,我從來就是自由貿易的強烈支持者。我的觀點很簡單:不管美國怎么做,中國都應該加大對外開放力度。
因此,中國最好的應對就是單方面降低關稅、降低外資準入的門檻,同時加大國內經濟改革力度,努力革除一切不符合市場經濟和經濟自由化的障礙和弊端。
我認為“以牙還牙,針鋒相對”不是應對貿易戰的正確方法,因為經濟貿易與戰爭不是一回事,經濟貿易的目的不是為了打敗誰,而是為本國和本國人民爭取最大的利益。
4
白皮書全面闡述了中國政府對貿易磋商的中方立場,對于消除國際社會和國內可能存在的一些誤解,有積極正面的作用。
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強調了中美達成協議的“三個必須”——必須相互尊重,必須相向而行,必須平等互利。
我估計,由于中美貿易存在高度互補性、互利性,因此最終達成協議沒有任何懸念。唯一不確定的是,是年內達成協議,還是明年達成協議。我認為年內達成協議的概率仍然較高。
如果僵持期延長,會對兩國經濟、全球經濟帶來較大負面影響,中美兩國都有可能降息。中國年內繼續降息、降準是可以期待的。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