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鄭州,記者張克瑤)訊,2018年,新野紡織(002087.SZ)業績增速放緩。根據4月9日披露的年報,新野紡織2018年營收60.6億元,同比增長16.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6億元,同比增長32.27%,2016年和2017年該比例為76.94%、41.28%。
棉花再次位列占營收比例10%以上的產品中,但營收和營業利潤均同比下降;由于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增多,2018年財報中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雙雙下降。
棉花交易量不及去年,行業產能過剩
據了解,新野紡織擁有棉花收購加工、紡紗、織布的完整產業鏈,主營業務是從事中高檔棉紡織品的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坯布面料系列產品和紗線系列產品等,紗線產品是針織、牛仔、裝飾等織物的主要原材料,坯布面料系列產品主要用于印染加工服裝及運動休閑服裝等。
紗線和坯布面料的營收依然穩健。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度紗線營收38.19億元,同比增長32.28%;針織面料項目投產,帶來面料業務的增長,報告期內坯布面料實現營收14.95億元,同比增長13.75%。紗線和坯布面料在新野紡織2018年營收中占比分別為63.04%、24.66%。
2018年棉花產品占新野紡織營收11.77%,2017年年報該比例為17.64%。2017年,新野紡織新成立新貝棉業,并收購貝正國合和科紡棉花兩個公司,主要業務是棉花購銷。根據新野紡織最近五年年報,除了2015年、2016年棉花占營收比例不足10%,2014年占比11.99%。
不過,2018年棉花營收和營業利潤都有所下降。2018年棉花營收和營業利潤分別為7.13億元、4.07億元,同比減少22.15%、50.17%。相比紗線和坯布面料,棉花毛利潤同比減少3.21%。新野紡織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這主要是因為2018年交易量不及2017年。
卓創資訊雜糧及棉業產業鏈分析師陳彩娟介紹,2018年國內棉花市場供應充足,下游紡企采購平淡,棉花需求低于預期。隨著新棉集中上市,市場供應壓力凸顯,棉價承壓下跌,2018年第四季度棉花市場購銷仍未見明顯好轉,棉價延續下跌走勢。
“這兩年棉花整體行情是毛利率下降的,棉花行業產能過剩,競爭激烈。”陳彩娟表示,新疆地區棉花收購集中在10月至12月,如果收購價格高,價格一直下跌,利潤就會壓縮。
償債能力財務指標下降,擔保金額超10億元
根據新野紡織2018年年報,2018年新野紡織流動比率為124.39%,同比下降66.43%;速動比率為63.55%,同比下降46.01%。2017年新野紡織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為190.82%、109.56%。
對于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下降,新野紡織解釋主要原因是是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增加較多。2018年新野紡織合并資產負債表顯示,流動資產期末余額57.36億元,其中存貨28.05億元、預付款項9.43億元、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7.44億元;流動負債合計46.11億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22.33億元、15.12億元。
2018年8月,新野紡織收到興業銀行鄭州分行的逾期貸款催收通知書,該通知書稱河南華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河南華晶)在該行承兌匯票有7881.67萬元、利息15.27萬元逾期未還,要求公司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根據2018年年報,新野紡織對河南華晶的擔保金額為1.8億元。新野紡織在2018年年報中表示,經過與興業銀行鄭州分行和河南華晶的溝通協調,興業銀行鄭州分行為河南華晶續做了授信,公司為其繼續提供相應擔保。
統計顯示,2018年末新野紡織實際擔保余額合計10.67億元,占公司凈資產27.32%。除了對子公司新疆錦域紡織有限公司擔保期至2020年末,其余擔保期至今年6月底。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