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4月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翁杰 葉詩蕾 縣委報道組 張澤民)4月4日,長興縣夾浦鎮浙江鑫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80臺噴氣織機正高速運轉。每臺織機的操作屏幕上都清晰顯示著當前的紡織密度、速率和產量等數據,工人用手機聯網登錄后,坐在辦公室就能遠程監控生產進度。與過去相比,車間里的工人少了40%,效率卻提高了25%。眼下,長興正以“智能制造”為切入點,加快推進紡織行業高新化、智能化、綠色化提升,計劃今年底前完成紡織設備數字化改造2000臺。
自2015年成為我省唯一的工業轉型升級示范區試點以來,長興縣根據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發展特性,堅持“一業一案”“一企一策”,每年新確定1至2個細分行業,開展為期3年左右的改造提升,引導傳統優勢產業提檔升級。在改造中,該縣積極盤活存量土地、能耗空間,綜合運用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手段,持續推進過剩產能有序退出和梯度轉移,引導有意向、有潛力的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提升產業層次。4年來,全縣累計淘汰“低散亂”企業1224家、落后設備6493臺(套),騰出能耗54萬噸標煤。通過整治,越來越多的細分行業逐漸擺脫“低散s亂”格局,產業層次和發展質量顯著提升。以粉體行業為例,整治后企業數量由343家減少到13家,與整治前相比,能耗減少47%,用地減少77%,總產值卻增長了223%,稅收提高了149%。
科學有序的分行業整治提升,也吸引更多企業自發加入轉型升級的行列。國內蓄電池龍頭企業之一的超威集團早早布局新業務板塊,將60%以上的研發經費投入到鈉鹽電池、氫能源電池等新型電池前沿技術領域。本月中旬,該集團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合作的鈉鹽電池項目即將在長興實現量產,目前已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明確了訂購需求。
狠抓轉型升級關鍵,再造傳統產業新優勢。截至目前,長興縣已完成蓄電池、粉體、非織造布等多個傳統優勢產業的整治提升。2018年,該縣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2%,新型電池、現代紡織、非金屬礦物制品等三大主要傳統產業產值683.9億元,比上年增長16.2%。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