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運動品牌貴人鳥公司動作頻頻,一邊忙著以3億元的價格轉讓持有的杰之行50.01%股權;另一邊,則是以超過5億元的價格向自己14個地區的經銷商回購渠道資源與相應的庫存。
這一買一賣之間,盡管動作不同,但是在貴人鳥的解釋中,卻又隱隱約約都指向同一個目的,那就是為公司的財務減負。
打折出售子公司 上交所發函問詢
2018年12月12日,貴人鳥發布《關于出售控股子公司股權及變更相關業績承諾補償方式的公告》,擬以3億元轉讓子公司杰之行50.01%股權,作價包括杰之行股權估值約2億元以及業績補償估值約1億元。預計此交易將給公司帶來約1.3億的投資虧損。
公告發出當日,上交所即對貴人鳥下發了《關于對貴人鳥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控股子公司股權事項的問詢函》,對相關事宜進行問詢。通讀問詢函,交易所關注的重點在于杰之行估值的合理性。
財報顯示,2016年貴人鳥出資3.83億用于受讓杰之行股權并對其增資,取得杰之行50.1%的股權,合并形成商譽約2.34億。
同時,根據雙方的相關協議,杰之行的業績承諾期為 2016 -2018 年,承諾業績為2016 年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三年凈利潤合計不低于2億元。但到了業績承諾期的最后一年,公司預計杰之行三年整體業績承諾無法實現。2018年1-9月,杰之行虧損1189.42萬元。
回收銷售渠道 將致上市后首度虧損
12月11日晚間,貴人鳥公告稱,計劃以1.46億元購買貴人鳥品牌業務經銷商的銷售渠道。而一旦渠道被收回,原來的經銷商將不能銷售貴人鳥的商品,貴人鳥將再花4.19億元回收經銷商手里的庫存。
這一交易,預計減少貴人鳥本年度主營業務毛利2億元,同時,貴人鳥稱,擬將本次購買銷售渠道支出費用化計入2018年當期損益,對本年度凈利潤產生重大影響。
影響會有多大?據貴人鳥披露的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貴人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只有1605.91萬元。也就是說,如果回購銷售渠道資源和庫存后,貴人鳥很有可能出現自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體育多元化轉型道路走不通了
自2014年上市以來,貴人鳥就開啟了向體育多元化轉型的道路,為此一度大舉并購各類相關企業。大舉并購并未改善貴人鳥的業績,反而讓公司的凈利潤陷入了持續下滑的困境之中。
在業界看來,過去,貴人鳥是按照“以體育服飾用品制造為基礎,多種體育產業形態協調發展的體育產業化集團”的轉型升級方向發展,在服裝主業上,其投入的精力并不多。今年上半年,貴人鳥實現營業收入15.3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 2.67%,銷售收入基本保持平穩,但其中貴人鳥自主品牌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51%。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對于此次銷售模式的調整,貴人鳥董秘洪再春坦言,公司是基于回歸主業的考慮。“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還是回歸主業。未來還會尋求優質資源和戰略投資者的合作,在公司擅長的領域做強做大。我們會一步步扎實做好工作,來扭轉企業現在的低谷。”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