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100片梭織機是瑞士蘇爾壽公司從1987年起在原PU系列織機基礎上推出的新型機種,該設備引緯速度更快,功能更完善。P7100片梭織機大量應用了傳感器技術和單片機電子控制技術,全機的自動化程度很高。因此,為做好該設備的消化吸收工作,我們著重對織機的送經運動及相應的控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1送經機構的任務
①根據織造時經紗的耗用量均勻地送出經紗,同時為保證織造過程的連續進行,送經機構應保證從經軸上退繞下的經紗長度與制成織物的耗用長度相適應。
②為保證織造正常進行,使梭口清晰、片梭順利通過以及在打緯時獲得一定的緯密,經紗必須有一定的上機張力。由于開口、打緯等運動的作用,經紗張力會時大時小,但在織造過程的全部時間內,經紗張力的平均值應恒定。
2P7100送經機構的特點
蘇爾壽P7100片梭織機的送經機構由常規擺動后梁式的經紗張力調節裝置及電子控制的自動裝置所組成。該機構采用常規擺動后梁和彈簧系統平衡經紗張力,采用電子控制的伺服電動機控制送經速度即送經量。
根據分析,P7100電子送經裝置,具有以下3個特點:
①送經驅動為反向驅動,送經電機并不驅動送經運動,僅起控制送經量的作用;
②織造時,后梁的位置至關重要,它不僅反映了經紗張力的大小,而且是控制送經運動的重要部件,正常織造時,后梁位置必須保持基本不變;
③要保證經紗張力恒定送經量均勻,即后梁位置基本不變,那么后梁位置傳感器必須有足夠高的靈敏度,伺服控制器送經電機必須有足夠快的反應速度。
3送經運動分析
3.1經紗張力的控制經紗張力是根據織造工藝需要,通過卷取和送經運動的相互配合,使經紗產生一定量的伸長而產生的。經紗張力的設定是由擺動后梁擺桿上的彈簧拉鉤的位置來確定的,自上而下共有1~15個位置,相應的張力由大到小逐級遞減。經紗張力的控制裝置是由后梁位置傳感器、伺服控制器(專用變頻器)、三相交流伺服電動機和經軸傳動裝置組成。其控制過程為經紗張力大于設定張力時,后梁位置下移,后梁傳感器檢測到后梁位置下移信號并傳送至伺服控制器,伺服控制器發出加速信號,伺服電動機加快轉動速度,送經量增加,經紗伸長量減小,經紗張力迅速恢復至設定張力。反之,當經紗張力小于設定張力時,上述裝置作相反調正,經紗張力也會迅速恢復至設定張力。
3.2送經傳動過程送經傳動力由經紗張力產生,經紗張力驅動經軸轉動,再通過經軸大齒輪傳動送經減速機構小齒輪。最后經減速機構傳至送經電動機,因此送經傳動為反向驅動,送經電動機僅控制送經量并不驅動送經運動。
3.3送經量的控制過程在P7100片梭織機上,送經量是以保持經紗張力穩定為原則由織物卷取量確定的,其控制過程為織物卷取量增加→經紗張力增加→后梁下降(后梁位置傳感器發出加快送經速度的控制信號)→送經電動加速(送經量增加)→經紗張力減小→后梁上升→后梁恢復正常位置。反之亦然,最終使送經量與卷取量一致,同時保持經紗張力穩定。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