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電子式送經機構
隨著現代織機技術的日漸提高,無梭織機在自動化、高速化等方面的發展也越來越快,這就要求織機各機構之間的聯動配合要進一步加強,精度更高,反應更加靈敏準確。機械式送經機構的不足之處日漸明顯。由于機電一體化技術的迅速發展,電子送經機構在無梭織機上的應用越來越多,它具有結構簡單、反應靈敏、調節準確、操作方便、可實現微機集中控制等特點,充分體現了機電一體化的優勢。電子送經裝置一般是運用非電量電測的方法采集經紗張力信號,以電子或微機技術對信號加以處理后,對單獨的送經電動機進行控制、調節,驅動織軸送出經紗,并維持經紗張力的恒定。電子送經裝置一般有電子送經電動機、減速箱、張力信號采集系統、控制系統組成。
根據經紗信號采集系統的工作原理,電子式送經機構通常分為接近開關式和應變片式兩種方式。
1.接近開關信號采集系統
經紗9從織軸上退繞出來經過后梁1,經紗張力使后梁擺桿2繞O點轉動,擺桿下面裝有壓縮彈簧3,調節壓縮彈簧可以調節經紗的上機張力,并使后梁擺桿處于一個正常的平衡位置。織造中,當經紗張力增大時,擺桿下移,鐵片4遮住接近開關6的感應頭,接近開關6輸出一個信號,送經電動機回轉,放出經紗。當經紗張力過大時,鐵片5下移遮住接近開關7時,接近開關7輸出信號,命令織機停車,當張力小于允許范圍時,鐵片4上移遮住接近開關7的感應頭,織機停車。
隨著織造過程中經紗張力的不斷變化,鐵片4與接近開關6的相對位置也在不斷變化,送經電動機時斷時通,使后梁擺桿始終在平衡位置上下移動,經紗張力始終穩定在預設的上機張力附近。
在擺桿上方A點處鉸接有阻尼器8,由于阻尼器的阻尼力與A點的運動速度平方成正比,所以,由于開口、打緯等運動所造成的經紗張力的大幅度高速度的瞬間波動不能引起阻尼器工作長度的變化,但對于織軸減小或某些因素引起的經紗張力的慢速變化,阻尼器不產生阻尼作用,不影響擺桿在平衡位置的上下運動。
接近開關是一種電感式傳感器,其內部結構如圖1—21所示。當鐵片1遮住傳感器感應頭時,由于電感應使感應線圈2的振蕩回路損耗增大,回路振蕩減弱,當鐵片遮蓋到一定程度時,損耗大到使回路停振,此時晶體管開關電路輸出一個信號。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