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國紡織機械行業假捻器產品研發中心……在無錫宏大專件科技有限公司(原無錫宏大紡織機械專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宏大專件”)的榮譽墻上,可以看到企業近幾年來獲得的一項項有分量的榮譽稱號。
“公司的產品系列比較多,涉及棉紡、化纖等領域,幾乎每個產品在全國都做到了市場份額第一的水平。我們的目標是,產品小而專,每開發一個新產品,都要做到行業第一,而第一步就要進入行業前三。這樣企業才能在市場上具有生存權、主動權和話語權。”無錫宏大專件黨委書記、總經理盧錫鳴在接受《中國紡織報》記者采訪時說。
圍繞核心技術夯實產品研發
據介紹,無錫宏大專件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提高學習力和競爭力,通過多年來不懈的努力,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公司每年對股權進行分紅,達到企業、股東、員工三方共贏的局面。
“2022年,企業銷售額和凈利潤均創歷史新高。近兩年,我們也都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盧錫鳴介紹,多年來,無錫宏大專件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盈利狀態,這與企業強大的產品研發實力息息相關。
無錫宏大專件研發的HT821、HT825、HT862系列摩擦式假捻器,導入盤和工作盤采用全陶瓷盤或者聚氨酯盤,工作盤的配置根據不同的工藝要求進行多種組合,S捻Z捻轉化簡單,結構合理,使用維護方便。其中,HT862型摩擦式假捻器具有高速、高效、低噪音等特點,被評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經鑒定產品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國內市場占有率超50%以上,成為國內外知名客戶信賴的紡機配套專件。
無錫宏大專件研發的DZ系列紡錠軸承適用于棉、毛、麻、絹、化纖等錠子上配套使用,采用向心短圓滾柱,承受徑向載荷大;制造精度高,適應高速運轉;結構簡單,動力消耗小,維修保養方便。
花式捻線錠子系列產品是花式捻線機的配套件,主要用于結子紗、竹節紗、螺旋紗等多種花式紗的捻制,小卷裝、功耗低,適用于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
據盧錫鳴介紹,企業研發的包覆錠子雖然是小眾產品,但結構合理,吸振降噪,操作方便,目前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圍繞核心技術,無錫宏大專件通過不斷壯大研發隊伍,夯實創新實力,從最初的技術跟隨到如今的自主研發,企業的發展之路伴隨著研發實力的增強而不斷開闊。盧錫鳴坦言,這個過程是艱辛的。但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跟上市場的潮流,否則就會被淘汰。正是這種強烈的市場危機感和精益求精的發展理念,讓無錫宏大專件眾多產品穩居全國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先后獲得54項國家專利。目前,公司生產的包覆錠子、化纖專用軸承等多種產品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品質都已領先國際,而面對部分產品工藝技術層面上細微的差距,無錫宏大專件也有足夠的信心趕超。
圍繞產品提升持續技術改造
和主機生產不一樣,專件生產對產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要求很高。如何讓產品合格率達到100%?盧錫鳴的理念是,把簡單重復的工作交給自動化設備來做,把自動化檢測程序嵌入生產流程,實現關鍵工序百分百的檢測。為此,無錫宏大專件近幾年來,堅持每年投入500萬元-1000萬元,分區域、分板塊推進技術改造。
早在2012年,無錫宏大專件就開始超前布局,對生產車間逐步推行精益生產和自動化改造。經過10多年來的不斷努力,這些改造成果已經初步顯現。
設備的自動化改造為提高產品的質量穩定性打下了堅實的裝備基礎,同時也縮短了研發時間,加快了企業的研發進程。盧錫鳴介紹,改進升級后的花式捻線錠子速度由原來的4000轉/分鐘提高到了8000轉/分鐘,產品品質也有了明顯提升。受到了市場的歡迎。
自動化改造不僅減少了用工,而且還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實現了無人化操作。在全面推行精益生產和自動化改造之后,無錫宏大專件的全員勞動生產率從2012年的10.89萬元/人/年逐步提升到了2022年的30萬元/人/年。
盧錫鳴表示,“2011年公司員工最多的時候達到868人,經過自動化改造以后,2023年底公司員工不到300人,用工減少了2/3。自動化改造不僅改出來了效率,而且也帶來了質量和效益。”
自動化改造還提升了企業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無錫宏大專件的市場供應策略是“超市化”供應。盧錫鳴解釋:“我們的各品種產品分別對應著不同的主機廠,他們需要的專件不一樣,配置也不一樣。無錫宏大專件的步伐跟著下游企業的生產需求、節奏走。改造完成后,產能可以完全滿足要求。他們要什么東西,我們基本上一個星期就能交貨。”
“設備的精度和自動化水平提升之后,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提升了一個檔次。產品的競爭力增強了,企業的盈利水平相應提高,也就能夠持續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這樣,企業就步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盧錫鳴總結說。
圍繞智能制造構建生產新模式
今年6月,無錫宏大專件紡機核心基礎件智能制造工廠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將通過對生產裝備的改造升級,優化生產工藝流程,實現主要產品全流程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打造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盧錫鳴表示,核心基礎件智能制造工廠的建設,不僅是滿足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積極響應“振興紡織機械三年行動”的具體舉措。隨著“振興紡織機械三年行動”進入后半程,無錫宏大專件將通過兩個結合點,實現打造“世界一流紡機專件旗艦企業”的終極目標。
“第一個結合點,就是企業發展的“六化”方針,即要實現“產品的領先化、多樣化,管理的數字化、扁平化、生產的精益化、智能化,”。第二個結合點,就是要圍繞紡機核心基礎件智能制造工廠的建設,圍繞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打造新質生產力。要進行全方位的布局,實現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盧錫鳴說。
只有不斷創新,流程再造,才能跟上市場和客戶需求的步伐,這是盧錫鳴多年以來的經驗總結和體會。當前,智能制造正逐步改變紡織行業發展的軌跡,智能化紡機設備顯得愈加重要。對紡機專件而言,高轉速、低能耗、長壽命成為了紡機專件研發生產的首要任務。當紡織工業領域開始廣泛建設智能化工廠,那么,提供裝備的加工系統(企業)自然也要進行智能化改造。
盧錫鳴表示:“無錫宏大專件的最終目標就是建設智能生產工廠。智能工廠的建設需要走三部曲:第一步首先要實現自動化,第二步要實現數字化,第三步才是智能化。有了機械設備的自動化,才能實現現場數據的采集,積累大數據,實現數字化管理;有了大數據,經過軟件分析(AI),才能實現生產的智能化。”
未來幾年,無錫宏大專件將朝著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三步走目標邁進,一步步穩扎穩打。目前,關鍵零部件已經實現全自動上下料,并已打造核心產品自動檢測線和全自動裝配線,建立了多個精益生產改善示范點,力圖將“精益生產、精益管理”落實到每一個環節。
盧錫鳴強調,智能制造工廠的建設不是“建起新廠房,購入新設備,然后搬家”那么簡單,而是要圍繞智能制造的新生產框架,創新技術,調整生產工藝和布局,轉變管理理念和方式。“我們全體員工都要積極適應這種新變化。”盧錫鳴說。
“做專、做精專件,做強、做實企業,實現持續發展,共享和諧家園”是無錫宏大專件所有員工的目標,這個目標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