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之聲廣播電臺1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能讓世界產生“人民幣依賴癥”嗎 看來,人民幣準備“占領” 法蘭克福。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和其中國同行王毅外長達成共識,希望將德國金融首都演變成人民幣國際交易中心。在這一方向,一些原則性的步驟已經邁出。在與中國外長進行電話交談后,施泰因邁爾發表了以上聲明。
法蘭克福政府機構已經和中國方面舉行了一系列談判。而在歐元區的“金融心臟”— 歐洲央行也在去年秋季的時候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決定。該行與中國人民銀行簽署了外匯互換協議。根據這份文件,在最近的三年時間里,歐洲央行將保證總額為420億歐元的中國貨幣流動性。不久前,中國成為德國最為重要的貿易伙伴。德國公司在法蘭克福開設人民幣賬號,并用中國貨幣和中國伙伴進行結算。目前,中德貿易中的1/7額度是通過人民幣進行付賬的。
那些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公司急需一個金融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他們可以買賣人民幣,以服務于對外貿易交流。由此,法蘭克福準備成立這樣的平臺。但在這里,目前還不能購買以人民幣發行的債券。在亞洲之外,唯一可從事此類交易的地方是倫敦。
去年秋季,在倫敦交易所首次發行了人民幣債券。當時,中國工商行在倫敦投放了20億元人民幣,這些資金可用于國外貸款業務。稍晚,中國建行也投放了10億元人民幣。而就在當年,中國人民銀行打破記錄,向交易所投入了25億元人民幣。其實,這些數字本身并非特別龐大,對于交易市場來說,這是標準的額度。值得關注的是,中方每次向倫敦交易所投放人民幣,總能引發投資商的巨大興趣,需求額度總是超過投放量。
對人民幣有需求的原因在于兩大方面。首先,中國2013年的外貿總額首次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領軍國家。其二,在歐元區和美國出現經濟問題的背景下,人民幣變得“幻彩奪目”。要知道,中國在最近的30年時間里一直在克服著某些不利因素。但俄羅斯FBK審計公司戰略分析處主任伊戈爾·尼古拉耶夫認為,盡管如此,也不應對中國的經濟和人民幣做出過高評估。
[1][2]下一頁>>
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