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紡織企業產品質量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客戶不但要求產品質量指標的平均值要好,而且對質量指標的一致性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及時監測和消除環錠紡細紗機有技術缺陷的錠位,是減少質量指標差異的有效措施。瑞士烏斯特數字型清紗器(USTER QUANTUM)具有在線監測紗線質量指標的功能,為紡織企業快速監測和消除細紗機有技術缺陷的錠位提供了便利條件。
1 環錠紡細紗機錠位技術缺陷存在的普遍性及其監測的必要性
細紗機紗錠數量巨大,一家工廠中一般從幾千錠到幾十萬錠,每個紗錠包含著搖架、膠輥、膠圈、羅拉、錠子、鋼領、鋼絲圈等許多機件,其中每一個機件出現技術缺陷,都會造成該錠位紡出的紗線出現質量問題。但這些數以萬計的機件在長期的連續運行中,不產生問題是不現實的,一旦某個機件出現了技術缺陷而未能及時發現并消除,必然會造成產品質量的錠間差異增大,嚴重時會給客戶造成損失,遭到客戶的投訴和索賠。因而及時監測到并消除這些有技術缺陷的錠位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但這對減少紗線的質量不勻來說又是非常必要的
2 使用傳統監測手段監測環錠紡細紗機錠位技術缺陷的局限性
傳統的監測環錠紡細紗機錠位技術缺陷的做法是采用固定的取樣方案,每天抽取一定數量的管紗在USTER?條干儀上進行測試,然后與標準相對照,尋找不同參數值的異常。這種監測手段至少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局限性
2.1 每天抽取試樣的數量受限
受試驗人員和試驗儀器的制約,每天抽取試樣的數量不可能太大,每天抽取試樣的數量與工廠的裝機數量相比,抽樣比例很低。
2.2 試驗數據以樣本推斷總體,可靠性較差
由于抽樣比例較低,試驗的結果只能是以樣本推斷總體。比如,一個有50000枚紗錠的工廠,如果每天抽取試樣的數量為100個管紗,那么,試驗的結論用這100個管紗的試驗數據來推斷整個工廠50000枚紗錠的整體質量狀況,顯然,這種推斷是存在著較大風險的,這100個管紗沒有發現質量問題,
2.3 大量未經檢查的有技術缺陷的錠位生產出的紗線交付給了客戶
由于傳統監測的手段抽取試樣的數量有限,而且試驗數據是以樣本推斷總體的,因而當被抽做試樣的紗線所在的錠位都不存在技術缺陷時,整個工廠大量未經檢查的紗錠就都被假定為沒有問題;而當被抽做試樣的紗線所在的錠位有個別存在著技術缺陷時,我們的處置措施一般也只能是檢查和維修這些存在技術缺陷個別錠位,其它同樣存在技術缺陷的錠位仍然因沒有被發現而失去了被消除的機會。所以不論傳統監測手段的測試結果如何,都會存在著大量未經監測的有技術缺陷的錠位生產出的紗線交付給客戶的風險。
2.4 測試的各個質量指標之間不具有同時性
受試驗儀器性能的制約,同一個管紗的不同的試驗指標(如條干均勻度、支數偏差、分級疵點等)測試的是不同的紗線段,因而各個質量指標提供出來的數據不具有同時性,給質量分析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5 輪測周期較長,會造成錠位上的技術缺陷的長期存在
由于每天抽取試樣的數量有限,整個工廠的紗錠輪測一遍的周期較長,比如一個有50000枚紗錠的工廠,如果每天抽取試樣的數量為100個管紗,那么所有紗錠輪測一遍的周期為500天,也就是說,一個存在技術缺陷的錠位有可能要帶病運轉一年多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出來,而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這個錠位生產出來的有質量問題的紗線都被交付給了客戶。
2.6 試驗過程是破壞性過程,浪費嚴重,監測成本較高
由于傳統監測的手段是離線檢測,試驗的過程就是將成品紗線變成回絲的破壞性過程,因而試驗數量越大、輪測周期越短浪費也就越嚴重,因而監測成本較高。
3 使用瑞士烏斯特數字型清紗器(USTER QUANTUM)監測和消除環錠紡細紗機錠位技術缺陷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