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染整設備已經能夠滿足企業對低浴比、低能耗生產的要求。到2011年要淘汰75億米高耗能、高水耗、低技術水平產能,任務非常艱巨,同時也為技術改造和技術更新提供了市場空間。
根據印染行業發展特點,需要加強對新纖維面料印染的研發與創新,有針對性地開發適應新型纖維與天然纖維的混紡、交織、包覆、鑲嵌等先進的印染及后整理技術,以滿足高附加值和功能性面料新品的染整技術工藝設備要求。在紡織面料市場的競爭中,印染及后整理產業已成為提升國際競爭力決定勝負的關鍵環節。既要大力發展與國際消費潮流(個性化、舒適化、功能化、時尚化)相適應的高附加值產品,應用尖端技術開發出新的染整機械設備,同時也應向適應小批量、多品種及一機多用的方向發展。
淘汰75億米落后產能
染整設備技術進步是保障
我國染整設備已經能夠滿足企業對低浴比、低能耗生產的要求。到2011年要淘汰75億米高耗能、高水耗、低技術水平產能,如熱熔染色機、熱風布拉幅機、短環烘燥定型機、落后的平網印花機等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設備,任務還非常艱巨,同時也為技術改造和技術更新提供了市場空間。印染行業節能減排的主要指標反映在能耗、用水量和COD含量等方面。國家對節能減排強制性指標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從今年6月1日起實施的《印染行業準入條件》(2010年修訂版),無疑抬高了印染企業的進入門檻,迫使紡織印染企業不得不淘汰舊的、非節能的機型,更換新的、節能效果更顯著的機型。印染行業準入條件更加注重了高效、環保,進一步滿足新型纖維原料(PTT、COOLMAX、竹漿、玉米、天絲、莫代爾等)染整加工的需要,提高了印染面料的舒適性、功能性和環保性。今年具有節能減排功效的印染設備旺銷,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也會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今年8月8日發布的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錄涉及16個省市,淘汰產能總量381056萬米;其中,浙江淘汰214782萬米,占比56.36%;河南淘汰50600萬米,占比13.28%;江蘇淘汰24910萬米,占比6.54%。染整設備的技術進步為淘汰落后提供了保障,同時淘汰落后產能也為印染機械提供了市場需求,對設備的進步提出更高的要求。
與產業用紡織品發展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