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打緯
第一節概述
一、打緯的目的
1.用鋼筘將引入梭口的緯紗打入織口。
2.用鋼筘控制織物的幅寬和經密。
二、打緯的要求
1.筘座擺動動程在保證順利引緯的前提下,應盡可能減小。
2.筘座轉動慣量和最大加速度在保證打緊緯紗的條件下應盡量減小。
3.打緯應與開口、引緯配合。
三、打緯機構分類
1.連桿式打緯機構
2.凸輪式打緯機構
第二節打緯機構
一、連桿式打緯機構(四連桿、六連桿)
1.四連桿打緯機構的組成曲柄、牽手、筘座腳及彎軸至搖軸間的機架
2.四連桿打緯機構的分類
(1)按偏心率來分(偏心率指曲柄半徑與牽手長度l之比)
①R/l<1/6長牽手打緯機構
②R/l=1/6~1/3中牽手打緯機構
③R/l>1/3短牽手打緯機構
(2)按彎軸軸心位置分
①軸向打緯機構彎軸軸心位于牽手栓前后止點連線延長線上。
②非軸向打緯機構彎軸軸心不位于牽手栓前后止點連線延長線上。
3.四連桿打緯機構運動分析
(1)位移曲線分析圖短牽手打緯機構允許緯紗通過梭口時主軸的轉角αs大于長牽手的主軸轉角αl,因此,闊幅織機一般選用短牽手打緯機構
(2)速度曲線分析圖短牽手打緯機構在曲柄位于前止點附近,筘座運動速度較快,有利于打緊緯絲。
(3)加速度曲線分析圖短牽手打緯機構加速度變化大,易選成織機振動,不利于高速。
4.四連桿打緯機構的特點
(1)結構簡單
(2)筘座運動無靜止時間
三、凸輪式打緯機構
1.共軛凸輪打緯機構的組成共軛凸輪、轉子
2.共軛凸輪打緯機構特點
(1)筘座有靜止時間,有利于高速、
(2)筘座能靜止在梭口后方,有利于減小打緯動程。
第三節打緯與織物的形成
一、織物的形成過程與打緯的關系
(一)打緯開始時間
指打緯阻力急劇增加時刻對應的主軸角度。
(二)打緯力與打緯阻力
打緯力:鋼筘對緯紗的作用力
打緯阻力:緯紗對鋼筘的作用力圖
注:
(三)打緯過程中經緯紗的運動
1.(1)打緯阻力小于經紗和織物張力差,鋼筘只能推動緯純利潤相對于經紗的運動。
(2)新緯紗向織口處緯紗靠攏。
2.(1)打緯阻力大于經紗和織物張力差,鋼筘推動經緯紗一起向織口方向移動。
(2)造成經絲和織物張務差異增大,創造緯絲相對于經紗向織口移動并將緯絲打緊的條件。
注:以上兩種運動相互交替進行
(四)織物形成區
指從剛打向織口的緯紗起,到不再因打緯關系而發生緯紗間相互移動和經緯紗屈曲變化的那根緯紗為止的區域。
說明:織物形成區的存在,有利于緯紗排列均勻。
(五)打緯區
1.打緯區的概念
指打緯開始到打緯終了的這段時間內,織口及新緯紗的移動距離。
注:(1)打緯區由兩部分組成:A。新緯紗相對于經少移動的距離;B。織口移動的距離(主要部分)
(2)形成打緯區的根本原因是打緯阻力的存在(大于張力差)
(3)打緯區對織造的影響
一方面使打緯過程中經紗張力劇增,形成緯絲打緊條件,另一方面使經紗在綜眼中滑動摩擦增大,導致經紗斷頭率增加
2.影響打緯區的因素(打緯阻力增大打緯區增大)
(1)織物的緊度(經緯密度、經緯纖度)
隨緊度的增加,打緯時經緯紗相互屈曲作用加強,打緯阻力增大,打緯區增大。
(2)織物組織
織物經緯紗交織點多,經緯紗相互屈曲作用大,打緯阻力大,打緯區增大。
(3)經緯紗
①經緯紗磨擦系數大,打緯阻力大,打緯區大。
②經紗彈性常數(剛性系數)大,打緯區大。
二、經紗上機張力與織物形成的關系
經紗上機張力指綜平時,經紗靜態張力
上機張力大,打緯時織口處的經紗張力也大,經紗屈曲少,緯紗屈曲多,經紗不易伸長,打緯區域小。
注:(1)經紗張力大,有利于打緊緯絲,適用于緯密大織物,但過大,易造成經紗斷頭
(2)經紗張力過小,打緯時織口移動量大,經紗與綜眼磨擦增加,斷頭也會增加。
三、后梁高度與織物形成的關系
后梁高度大,上下層經紗之間張力差異大,緯紗易與緊層(下層)經紗作相對運動,打緯阻力小,打緯區小。
四、開口時間與織物形成的關系
開口時間早,打緯時經紗張力增大,打緯區減小。
開口時間早,上下層經紗張力差異也增大,打緯區減小。
注:開口時間早,相當于增大上機張力和提高后梁高度。
第四章卷取和送經
第一節卷取
一、概述
(一)卷取運動的作用
1.將引成的織物引離織口
2.保證強俄的緯密
(二)卷取機構的工藝要求
1.能隨不同織物的要求而變化緯密
2.與送經、打緯等運動配合
(三)卷取機構分類
1.按驅動方式分
(1)消極式
①原理
依靠打緯過程中,經絲和織物的張力差,造成織物張力矩小于重力矩,產生織物的拖動力。
②特點每織一緯,卷取織物長度隨打入織口緯絲粗細而異(緯絲粗,打緯阻力大,織物較松馳,拖動力大,卷取多)
(2)積極式
①原理依靠織機動力(筘座腳或中心軸),使卷取輥積極回轉而卷取織物。
②特點、
A.每織一緯卷取一定長度織物,緯密可保持不變
B.織物中緯絲排列情況,隨
2.按卷取方式分:
①直接卷取將織物直接卷繞在卷取輥(卷布輥)上。
說明:緯密隨卷繞直徑的增加而減小,需人工調節,且落布要停車。
②間接卷取織物經卷取輥再卷繞到卷綢輥上,緯密可保持不變,落綢不停車。
3.按卷取運動的連續性分:
①間歇式卷取卷取運動只發生在織機一回轉的某段期間。
②連續式卷取卷取運動在織機一回轉過程中始終進行。
二、間歇式積極卷取機構
1.機構傳動筘座腳→棘爪→棘輪→齒輪組→卷取輥(180º~360º)。
注:筘座腳自機后向機前擺動時才發生卷取運動。
2.緯密的計算與變換
(1)緯密的計算
m——彎軸一回轉(原動)棘爪撐動棘輪的齒數m=1
Zm——變換齒輪Zn——標準齒輪
(2)緯密的變換(調整)
改變變換齒輪Zm或標準齒輪Zn的齒數。
3.間歇式卷取機構的特點
(1)卷取作用發生在打緯過程中,可以增加打緯時的經絲張力,有利于把緯絲打緊。
(2)彎軸每一回轉,原動棘爪與保持棘爪都與棘輪離合一次,對卷取機構沖擊大,不利高速。
(三)連續式積極卷取機構
1.機構傳動中心軸→齒輪組→卷取輥注:隨中心軸轉動卷取作用連續發生。
2.緯密的計算與變換
(1)計算
(2)變換同間歇式
3.連續式卷取機構特點
(1)卷取作用平穩、緩和。
(2)卷取運動與開口運動無法配合,會增加開口時經絲附加張力。 <
第二節送經
一、送經概述
(一)送經的目的按經緯絲線交織的需要,送出相應長度的經絲。
(二)送經機構的工藝要求
1。保持送經量恒定,準確輸送出一定長度的經絲。
2.能自動調節經線張力,使織造過程中,經絲張力保持穩定。
(三)送經機構分類
1.按作用原理分
①消極式送經機構
依靠經絲張力拖動織軸回轉并決定送經量。
②積極式送經機構
不隨張力變化始終送出定量經絲。
③自動調節式送經機構(半積極式)
織軸積極送出經絲,并能根據織軸直徑和經絲張力變化自動調節送經量。
2.按運動性質分
①間歇式送經機構
織機主軸一回轉中送經機構間歇運動,經絲間歇送出。
②連續式送經機構
織機主軸一回轉中送經機構連續運動,經絲連續送出。
(四)織縮
指織造前后經向縮率,一般用織縮率α表示
L1——制成織物所需經絲長度
L2——織物長度
影響織縮率的主要因素:
1.織物組織經緯絲線交織次數多,經緯絲屈曲多,織縮率大。
2.緯密織物緯密越大,經絲單位距離交織次數多,織縮率大。
3.纖度經緯絲纖度越大,經緯絲線間屈曲程度越大,織縮率大。
4.捻度經緯絲捻度越大,絲線間回復彈性亦大,織縮率大。
二、間歇式送經機構
1.機構傳動送經機構動力來自筘座腳自機前(前心)擺向機后(后心)的過程。
2.送經量的計算
(1)送經量指織機彎軸一回轉,織軸送出的經絲長度
(2)送經量L的計算方法
L=C·mRm——棘輪被撐過的齒數
R——織軸
(3)送經量的調節
取決于不同送經機構
3.自動調節機構
(1)隨織軸直徑變化自動調節裝置
∴隨R↙→m↗
織軸壓撐輥探測到織軸半徑的變化,改變棘爪撐過棘輪的齒數,隨織軸半徑的減小而增加,維持送經量不變
(2)隨張力變化自動調節裝置通過活動后梁張力感知機構作用,自動調節送經量。
4.間歇式送經機構特點
(1)歇式送經機構特點
(2)送經時間避開打緯時間,使打緯時經絲具有較大張力,有利于打緊緯絲。
(3)送經機構沖擊較大,不利于高速。
三、連續式送經機構送經織機動力來源于主軸,適應高速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