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寬幅織機經向連續性疵點的控制措施(二)
1.3 磨痕
在織造時織物背面接觸的撐布桿直角處出現尖角,張緊的織物通過時與之摩擦形成一直條痕跡;在卷布輥或壓布輥上纏有大塊回絲和硬物時,織物卷取加壓在織物上形成有規律性塊狀磨痕。為杜絕此類疵點,關鍵是預防為主、責任到人,每次上軸要求保全工仔細檢查撐布桿光滑程度,如發現有毛刺用 80H/(25.4mm) 以上細砂紙打磨;了機后要全面清潔織機各導輥,特別要檢查導布輥上是否有硬雜物,積聚的回絲要徹底清理;并在每軸落布時清潔各導布輥的回絲和雜物。
1.4 斷經
產生斷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停經裝置使用時間久后會出現停經片彎曲、停經接觸桿氧化,致使經紗斷頭后織機不停車形成斷經。二是織造細號高密織物時經紗間摩擦次數多,易使紗線表面漿膜脫落,使毛羽增多,鄰紗間毛羽糾纏形成棉球和停經條間集棉條,當一根紗線斷后停經片不能落下,織機不停車形成斷經。為此,我們定期對接觸桿的靈敏度進行檢查;加強擋車工對停經架的清潔工作;漿紗工序解決好紗線貼伏毛羽和增強表面被覆;織機工藝要調整停經架高低位置使停經片抖動靈活。
1.5 綜、筘穿錯
由于擋車工穿綜、穿筘工藝不熟悉,斷經后穿錯 ,生產中不按操作法巡回檢查布面造成連續性綜、筘穿錯。為杜絕此類疵點,我們每織一個新品種,就組織各班擋車工對穿綜、穿筘工藝進行宣傳貫徹以及定期對各類品種的穿法進行理論和實際上機操作考試,并要求生產中嚴格巡回檢查布面質量。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