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芯絨霜花(拔白)印花
齊成
燈芯絨是人們喜愛的紡織品,它起先主要用于春秋服裝面料。近年來,經過不斷的研制開發,燈芯絨的用途已經拓展到戴、掛、墊、罩、靠、套等各個方面,成為裝飾類用布的生力軍。我國是燈芯絨的生產大國,年產量約4億米,花色品種可達近千種。無論產量、質量還是花色品種,我國燈芯絨生產都是其他國家同行業的佼佼者,產品多有出口,質量以“絨條清晰、絨頭豐滿、手感柔軟、吸濕透氣、耐洗耐磨、色牢度高”等特點享譽國內外。燈芯絨印花方法種類繁多(如霜花印花、爛花印花、立體印花、罩印印花、金銀粉印花、珠光印花、噴霧印花等),各有特色,其操作技術視不同的印花方法、印料配方、燈芯絨產品結構、印花機械等而有較大的差異,下面,就介紹燈芯絨霜花印花的技術特點及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拋磚引玉。
一、霜花印花的特點和工藝技術
霜花燈芯絨以其風格獨特而受消費者的喜愛,是一種技術及附加值較高的燈芯絨產品。霜花燈芯絨是對已染色的燈芯絨以強氧化劑(一般為高錳酸鉀或次氯酸鈉)破壞單色織物上的硫化染料,活性染料,用強氧化劑在燈芯絨表面進行勻整脫色,使其表面具有霜花的獨特效果和絨毛豐滿、手感柔軟、色澤鮮艷活潑、尺寸穩定性好等特點,霜花印花燈芯絨可分為單色,雙色仿色拔等多種風格。其中,霜花雙色仿色拔燈芯絨的生產原理就是把織物表面經過化學和物理作用,使局部霜白或滿地霜白,也可經染色或印花使其霜白部分變色而形成絨條、絨底二個色澤和各色花型圖案。其實燈芯絨霜花印花也屬于一種拔染印花(即燈芯絨拔白印花)。拔染印花也稱雕印,它從18世紀初期就開始使用,如今依然是一種主要的印花方法。拔染印花是在圖形區域印刷一種拔染劑(活化劑),先用拔染劑除去織物上的染料,于是圖形區域留下中性色調,以便印刷圖形。它是借助還原劑和氧化劑將有色織物的底色破壞(即用拔染劑印在有色織物上,把已經染色的部分色素破壞)而獲得局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