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染色打樣操作
在印染廠日常生產中,影響滌綸織物成品顏色準確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化驗室打樣的準確性無疑是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不斷穩定和提高印染廠化驗室打樣的準確性,對于提高顏色的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分散染料染滌綸為例,從打樣設備、染料的稱取和化料、織物稱量與準備以及化驗室的日常管理等方面來闡述這個問題。
1 設備
常用滌綸打樣設備有高溫高壓打樣機、甘油打樣機和紅外線打樣機。三種設備各有特點。
1.1 高溫高壓打樣機
此類打樣機最高工作溫度130℃,可以調整升溫速度,由兩只電熱管作為熱源。最多可放12支染杯,由連桿裝置帶動掛有小樣的掛鉤上下移動完成打樣過程。染杯的最大容量為300ml,織物的重量決定了浴比的大小。打樣時染液的加入量由染色配方決定,最后用水加至整個染杯的三分之二高度,即200ml左右。液面高度過高,浴比與生產實際浴比相差過大,會影響顏色的準確性。液面過低,小樣隨掛鉤上升時可能不被液面全部浸沒,造成小樣色花。
常用的染杯有玻璃染杯和不銹鋼染杯兩種。新染杯在使用前要檢驗其直徑的大小。直徑偏大容易造成染色結束后的卡杯現象。取杯時若用力過猛,玻璃染杯易破損。不僅容易造成打樣員手部受傷,細小的碎玻璃還容易割破打樣機半球形壓蓋與整個打樣機平臺的密封圈,影響下一次打樣。玻璃染杯易于觀察染液腳水的狀態,方便新批號染料的進廠檢驗。而使用不銹鋼染杯檢驗新批號染料時,就必須將染液腳水倒入燒杯后才能觀察。不銹鋼染杯雖不易破損,但若表面光潔度不高,會降低清洗染杯的效率果。
除了每周清洗一次小樣機以外,出現玻璃染杯破損時,必須將掉入小樣機底部的碎玻璃全部清理干凈,不然容易造成定期清理小樣機時打樣員的手部受傷。清理時把水全部放干,檢查和清洗電熱管表面。電熱管表面的水垢長時間不清理,不僅影響加熱效率,還容易造成電熱管的爆裂。清理時若發現電熱管表面出現鼓脹或明顯變形,應及時更換,以免影響加熱速度。<
1.2 甘油打樣機
被加熱后常壓下能夠產生高溫,是甘油的主要特點。甘油打樣機的加熱原理與高溫高壓打樣機相同。甘油打樣機有12支染杯的和24支染杯的兩種。甘油打樣機的染杯容量比高溫高壓打樣機的染杯容量大。液面高度的調整直接影響打樣的浴比。甘油打樣機的自動化程度比高溫高壓打樣的自動化程度高。
若染杯內液面高度過高,染液的浴比過大,就會造成小樣打樣和生產實際大樣的浴比相差過大,從而影響顏色的準確性。若打樣時浴比與實際生產的浴比相同,染杯內的浴比就會過小,液面高度就會降低。而類似于車輪轉動的染杯,其內部的染液在運行時就可能會出現染液不能完全浸染小樣的現象,從而影響小樣的勻染性,影響打樣效率。
甘油的揮發隨甘油加熱池內水分的蒸發而揮發。甘油內部的水分主要來自于打樣時染杯內部。染杯的蓋子與杯體是一一對應的。蓋錯蓋子或加蓋時力量不足是產生染杯漏水的主要原因。加蓋后倒置片刻,以確定染液是否會漏出。染液的漏出不僅影響小樣顏色的準確性,還會引發甘油的大量揮發,使化驗室內部彌漫著甘油的味道,造成部分打樣員的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