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紗機的各段羅拉接口連接為回轉自動旋緊設計,在車頭快轉扭矩和阻力扭矩共同作用下會越轉越緊。牽伸中,須條傳遞的快轉扭矩會作用于羅拉。一般情況下,阻力扭矩大于快轉扭矩,羅拉接口會越轉越緊,不會產生松動現象。后羅拉既接受粗紗須條傳遞的快轉扭矩,也受到粗紗退繞及摩擦阻力形成阻力扭矩的控制。后區粗紗須條抱合力較強,快轉扭矩通常較中羅拉大。車尾最后一節羅拉所受快轉扭矩為該節各錠須條傳遞扭矩的總和,此扭矩值未能突破該節羅拉接口的拆卸力矩時,會向車頭端沿下一節羅拉傳遞累加,當累加值突破某個接口的拆卸力矩時,就會打開該接口并使該接口遠車頭端以中羅拉速度加速轉動。然而,在打開接口的瞬間,會產生軸向位移的趨勢,克服與后膠輥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產生滑動。由于羅拉工作面的斜齒設計形成了與后道膠輥的“亞嚙合”狀態,使得滑動摩擦力迅速增大并轉變成阻力扭矩,當阻力扭矩大于快轉扭矩時,將羅拉接口再次扭緊,恢復正常轉動。上述過程反復出現,就形成所謂的“打頓”現象。
后羅拉的加速轉動會導致中羅拉阻力扭矩降低,當中羅拉的快轉扭矩大于阻力扭矩時,也會出現“打頓”現象。中羅拉的加速轉動也會影響到后羅拉,因此,有時會出現中、后羅拉都打頓的現象。實踐中發現,細紗長車使用整齊度好、長度較長的細特纖維紡紗、賽絡紡以及V形牽伸,由于通過粗紗須條傳遞的快轉扭矩較大,容易出現中后羅拉打頓的現象。氣加壓V形牽伸,后羅拉對須條控制較強,后羅拉打頓的幾率較高,但打頓頻率不高、頓感較強,有時伴隨有頻率幾乎相同的中羅拉打頓。表現為條干cv值惡化、+50%粗節大幅增加。彈簧搖架加壓平面牽伸,后羅拉對須條的控制能力較弱,后羅拉頓感不強但頻率較高,常伴隨有中羅拉打頓,除條干cv值發生惡化外,-30%細節也會大幅增加。另外,羅拉打頓時,成紗條干從車頭向車尾呈逐漸惡化趨勢。
羅拉打頓的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合理配置工藝。適當降低粗紗捻度或者增大后區隔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