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況
我國自七十年代開始研究涂層技術以來,先后有若干涂層產品問世。其中服飾用涂層織物多為錦綸、滌綸、滌/棉織物的聚丙烯酸酯(PA)或聚氨酯(PU)涂層產品,一般存在著靜電強、易沾污、吸濕透氣性差、功能單一等問題。盡快解決目前涂層產品的不足之處,開發新的多功能涂層織物,已顯得十分必要。為改善涂層織物的服用舒適性,大多對基布進行親水性整理或增加了混紡棉比例等措施。為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我們想到了粘膠纖維,它吸濕性良好,不產生靜電,服用舒適,但市場上多為19.4×19.4Tex268×268中特低密品種,不適合做涂層基布。從外貿單位和我公司的國外用戶的信息反饋看,市場需求一種更新換代的細特高密粘纖織物,特別是仿絲綢涂層產品。經考察論證,我們優選出細特中密粘纖織物做為基布,經防水透濕、防鉆絨、耐水壓或防風保暖、防水、防鉆絨多功能涂層整理,開發出集柔軟、舒適性好的絲綢風格及多功能性于一體的產品,現對其染整涂層加工工藝進行探討。
2.主要設備及助劑?
生產設備主要是臺灣產雙液流噴射染色機,臺灣產浮動刮刀式涂層防水聯合機。
前處理助劑主要有恒利化工JS-C系列精煉劑、滲透劑、穩定劑,BF-7658淀粉酶、純堿、雙氧水。
涂層防水用助劑主要有AG710防水劑,SM超柔軟氨基硅油,PUW-1、PUT-2聚氨酯涂層膠。
3.主要檢測方法
潑水度(沾水)按GB4745紡織物表面抗濕性能測定方法(沾水試驗方法)測定
硬挺度按ZBW04004-87硬挺度斜面臂法測定。
透濕量按GB/T12704-91織物透濕量測定方法(透濕杯法)測定
耐水壓按GB4744紡織物抗滲水性能測定—靜水壓試驗測定
防鉆絨性按GB/T12705-91織物防鉆絨性試驗方法測定。
4.前處理工藝探討
優選出的坯布規格是純粘纖14.6×14.6Tex394×315(以下簡稱R100%)和粘滌70/307.3/2×7.3/2Tex434×276(以后簡
R100%品種坯布上漿量約為6.5%,主要成份是淀粉,含少量PVA;R70/T30品種坯布上漿量約9.5%,主要是PVA(占總漿量50%)和變性淀粉(占總漿量41%)及抗靜電劑等。經試驗,以“酶—氧”退煮漂工藝最好。即以雙溢流染色機上先用淀粉酶退淀粉漿,然后直接升溫熱洗,洗掉大部分PVA;換水用雙氧水及助劑98℃漂白,同時殘余的PVA漿料得以徹底去除,前處理效果達到染色用半成品質量要求。
表一前處理半成品效果
品種 | 毛效(CM/30Min) | 減量率% | 白度 |
R100% | 7.9 | 6.9 | 好 |
R0/T30 | 9.6 | 9.3 | 好 |
注:減量率%=(煮漂前織物重-煮漂后織物重)÷煮漂前織物重×100%
5.染色工藝探討
5.1.細特粘纖織物染色有許多區別于常規纖維的特性,主要是細特纖維比表面積大、表面呈漫反射,因此上染速率較快,勻染性差,不易染深,色光不鮮艷,尤其是溢流染色時這些特征表現得更為明顯。為此我們選用染色飽和值高、提升力好、發色強度高的染料,優選出KE型、M型活性染料。對粘滌品種先采用勻染性好的低溫型分散染料染滌,再用活性染料套粘,得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各項牢度達到企業標準要求(見表二)。
表二.染色牢度
測試項目 所用染料 | 耐洗(級) | 耐摩擦(級) | 耐刷洗(級) | ||
變色 | 沾色 | 干摩 | 濕摩 | ||
分散/活性 | 4 | 4 | 4 | 3-4 | 4 |
活性染料 | 3-4 | 4 | 3-4 | 3 | 3-4 |
5.2.前防水
染色后的烘干很重要,由于我公司目前用滾筒烘干,若直接烘干,粘纖的濕熱變形很大,手感板硬。我們采用第一排滾筒包細布
前防水工藝:
超柔軟氨基硅油SM6g/L
防水劑AG-7108g/L
二浸二軋,軋余率80-90%
注意硅油用量超過10g/L則明顯影響后防水均勻性。
6.多功能涂層工藝探討
高支粘纖織物涂層具有許多不同于一般尼龍、滌/棉涂層的特點,主要是吸濕性強、吸濕變形大、易起縐、拉伸變形大、張力難控制等。為此我們反復試驗,摸索出一套基本適應該品種的工藝。
6.1.拒水劑的選擇
拒水整理是在織物上施加一種具有低表面能的整理劑,并機械附著在纖維上或與纖維結合,借助于表面層原子或原子團的化學力使水不能濕潤它的工藝。經拒水整理后,表面能越低越不易被水潤濕。各種拒水劑的性能見表三。
表三
拒水劑類別 | 拒水性 | 拒油性 | 耐久性 | 手.感 | 使用性 |
石.蠟 | 良 | 差 | 差 | 金屬皂感 | 不方便、不穩定 |
JCH有機硅 | 良 | 差 | 良 | 好 | 不方便、不穩定 |
CTF氟硅 | 良 | 一般 | 良 | 好 | 方便、較穩定 |
AG氟系 | 優 | 優 | 優 | 較好 | 方便、穩定 |
可見氟系拒水劑綜合性能好,其中AG-710品種是適合各種纖維用的耐久性拒水劑,經它整理的織物表面張力可達到10達因/厘米,比水的72達因/厘米低得多,比石蠟油的32達因/厘米也低,因而AG-710的拒水、拒油性好,價格也相對高一些,但在高附加值的涂層產品上用這種拒水劑也是值得的。
AG-710的用量及焙烘時間、溫度對拒水性的影響分別見表四、表五
表四.防水劑用量對拒水效果的影響(分)
防水劑用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初次 | 70 | 80 | 80 | 90 | 95 | 95 | 95 | 95 |
HL3次后 | 0 | 50 | 60 | 70 | 70 | 80 | 80 | 80 |
注:(1)試樣用R100%及R70/T30染色布;(2)拒水工藝:二浸二軋、110℃烘干170℃×2Min焙烘。
表五.焙烘時間和溫度對拒水效果的影響
溫度(℃) | 時間(分) | |||
1 | 2 | 3 | 4 | |
150 | 50 | 50 | 70 | 80 |
160 | 70 | 80 | 95 | 95 |
170 | 80 | 95 | 95 | 95 |
注:(1)試樣R100%涂層布;(2)AG-71070g/L六偏磷酸鈉0.5g/L
由表四、表五可見,要達到國際先進的美國ASTM紡織品標準,即初次潑水度90分以上,家庭水洗三次以后達70分以上,防水劑用量需在5-8%,焙烘條件需160℃×3Min以上或170℃×2Min以上。根據我們設備風力強,噴風均勻的特點及生產經驗,在相同溫度下,要達到小樣效果,大生產焙烘時間可大大縮短。這樣我們選用AG-710防水劑,大生產時用量70g/L,烘干溫度120-140℃,焙烘溫度170℃×40S或160℃×60S。經生產證實,潑水度完全可達到要求。
6.2.涂層膠的選擇
涂層膠是一種具有成膜性能的合成高聚物,膠的種類不同,其性能不同,要達到某一性能,需選合適的涂層膠。涂層膠的種類、性能及用途見表六,具體指標見表七。
表六.涂層膠的種類,性能及用途
類型 | 含固量 | 性能 | 用途 |
溶劑型PA | 18-20% | 皮膜柔軟,耐光、耐氣候牢度好,耐寒性差,不耐干洗 | 傘布 |
水溶型PA | 30-50% | 防鉆絨布 | |
溶劑型PU | 30% | 皮膜強度高,粘著力大,耐寒性好,耐干洗 | 人造革 |
水溶型PU | 30-40% | 衣料 |
表七.常用膠的具體指標
型號 | 含固量% | 耐水壓MMH2O | 透顯性 | 防鉆絨性 | 手感 |
HAR | 18 | 305 | 中.等 | 差 | 平滑 |
AR581 | 40 | 320 | 中.等 | 好 | 較粘、較硬 |
CB-1 | 36 | 290 | 差 | 好 | 粘、硬 |
6116-SL | 30 | 310 | 中.等 | 一般 | 平滑、較硬 |
PUT-2 | 28 | 410 | 好 | 好 | 平滑、較軟 |
PUW-1 | 30 | 380 | 好 | 好 | 粘、軟 |
注:表七中基布用R100%重防水色坯,根據各類膠的特點配制、烘干、焙烘,干增重8-12g/m2
合適的涂層膠必須具有手感柔軟、彈性模量低、拉伸變形大、強度高、透濕量大、防鉆絨性好等特點,唯此才能保持涂層后粘纖織物的絲綢風格和服用舒適性,同時適合于制作羽絨服(被)、風雨衣等。由表六、表七可以看出,溶劑型PA膠HA
PUT-2,PUW-1水溶型聚氨酯涂層膠,是煙臺某研究所研究開發了多年的新產品,最近才批量生產。它類似于日本產新型的“分子傳濕”型涂層膠,即涂層后形成連續膜,阻止水的通過,同時膜的“分子間孔”(INTERMOLECULARPORE)和
親水性基團能將水汽傳遞到水蒸汽壓低的一面,達到既防水又透濕的目的。一般透濕量WVT可由下式表示:
WVT=DS(P1-P2)/L
其中D-擴散常數,S-溶解度參數,L-膜的厚度,(P1-P2)-膜兩個表面間的水蒸汽分壓差。
據統計,成年人在平均氣溫30℃左右的室內生活,每日的出汗量約為2500—3000克,要避免因汗蒸發引起人的不舒適感,衣服與皮膚之間的濕度需保持在100%以下,這就要求透濕度維持在出汗量以上,具體生產工藝的技術措施就是選用D、S高的涂層膠、降低膜的厚度(必須同時保證耐水壓和防鉆絨性好),一般膜厚保持在干增重10-11g/m2即可。
結合設備情況,我們對以下生產上可行的方案進行了充分論證
方案 | 耐水壓 MMH2O | 手感 | 潑水度 (非涂層面/涂層面) |
A重防水+涂層 | 380 | 粘、軟 | 95分/不大于50分 |
B涂層+后防水 | 310 | 差 | 95分/85分 |
C前防水+涂層+后防水 | 365 | 滑、軟 | 95分/80分 |
注:(1)基布為R100%色布,若用R70/T30則耐水壓指標更高。(2)重防水及后防水配方:AG71070g/L,六偏磷酸鈉0.5g/L。(3)涂層:PUW-1100%氨水適量,粘度12000CPS。
由以上對比可見,以方案C較好。經半年多生產實踐,此工藝產品質量穩定,耐水
綜上所述,以防水透濕為主要特征的多功能涂層產品生產工藝總結如下:?
工藝流程:燒毛→前處理→染色→前防水烘干→拉幅→半成品檢驗→涂層→后防水→烘干焙烘→成品檢驗。
前防水:超柔軟氨基硅油SM6g/L,防水劑AG7108g/L。
后防水:六偏磷酸鈉0.5g/L,防水劑AG71070g/L,軋余率70%。
涂層膠:PUW-1100%或PUT-2100%,氨水適量。
涂層防水工藝條件:
(1)溫度:10米烘房:一區120℃,二區140℃;20米烘房:一區130℃,二區160℃,三區170℃。
(2)刮刀:0.5mm;車速20-25m/min;涂布量:干增重10-11g/m2
7.防風保暖涂層工藝簡述
對于防風保暖防鉆絨產品,我們選用水溶型PU打底,保證了手感柔軟,填塞了交織孔、纖維間孔隙等,使打底涂層面光滑,在此基礎上涂布溶劑型銀粉膠,提高了涂層面的光澤,增強了隔熱保暖作用,同時兩層涂層膠膜,使透氣量大大下降,防風、防鉆絨效果明顯,特別適合制作防寒服、輕便茄克衫等,其主要工藝流程:
前防水色坯→打底→后防水→涂銀→焙烘→成品檢驗
8.結語
國內未見有關細特粘纖多功能涂層產品的報道,我們對其染整工藝進行了多方探索,經過將近一年來的試產和正式生產,生產工藝穩定,產品質量和風格深受客戶歡迎,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產品經“國家棉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山東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各項技術指標達到企業標準要求,主要指標如下:
耐水壓 (mm水柱) | 潑水度(分) | 透濕量 (g/m2·24h) | 防鉆絨 (根/2000轉) | 硬挺度 經+偉(CM) |
490 | 90 | 4730-4910 | 2-15 | 3.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