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氧化氫也稱雙氧水。用雙氧水漂白的織物白度較好,色光純正,貯存時不易泛黃,廣泛應用于棉型織物的漂白。氧漂比氯漂有更大的適應性,但雙氧水比次氯酸鈉價格高,且氧漂需要不銹鋼設備,能源消耗
較大,成本高于氯漂。
?、龠^氧化氫漂白工藝:過氧化氫漂白方式比較靈活,既可連續化生產,也可在間歇設備上生產,可用汽蒸法漂白,也可用冷漂可用繩狀,也可用平幅。目前印染廠使用較多的是平幅汽蒸漂白法,此法連續化程度、自動化程度、生產效率都較高,工藝流程簡單,且不產生環境污染。
過氧化氫漂白工藝流程如下:
軋過氧化氫漂液→汽蒸→水洗。
漂白液含過氧化氫(100%)2~5g/L,用燒堿調節pH值至10.5~10.8,加入穩定劑及濕潤劑適量,于室溫時浸軋漂液,95~100℃汽蒸45~60min,然后水洗出布。
②影響過氧化氫漂白的因素:
(A)濃度的影響:與氯漂類似,當漂液內過氧化氫濃度達到5g/L時,已能達到漂白要求,濃度再增加,白度并不隨之提高,反而導致棉纖維脆損。稀薄織物還可以適當降低漂液中過氧化氫濃度。
(B)溫度的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加,因此可用升高溫度的辦法來縮短漂白時間,一般在90~100℃時,過氧化氫分解率可達90%,白度也最好。采用冷漂法則應增加過氧化氫濃度,并延長漂白時間。
(C)pH值的影響:過氧化氫在酸性浴中比較穩定,工業用過氧化氫濃溶液含量約30%~35%,其中常加入少量硫酸以保持穩定。在堿性浴中過氧化氫分解率隨溶液pH值增大而增加,pH值在3~13.5之間都有漂白作用,但pH值為9~10時,織物白度可達最佳水平,實際生產中也大多將漂液pH值調節至10左右。
(D)漂白時金屬離子的影響及穩定劑作用:水中鐵鹽、銅鹽及鐵屑、銅屑以及灰塵等,對過氧化氫都有催化分解作用,使過氧化氫分解為水與氧氣,從而失去漂白作用。氧氣滲透到織物內部,在漂白時的高溫堿性條件
③過氧化氫的其它漂白方法:除了汽蒸漂白法廣為應用外,過氧化氫漂白方法尚有下列幾種:
(A)氯-氧雙漂法:先氯漂后氧漂,氧漂兼有脫氯與漂白作用,本法可以降低漂液中過氧化氫濃度,其工藝流程為:
軋次氯酸鈉漂白液→堆置→水洗→軋過氧化氫漂液→汽蒸→水洗。
次氯酸鈉漂液含有效氯1~2g/L,過氧化氫漂液含過氧化氫1~3g/L,工藝條件與各自漂白時相同。
(B)冷軋堆法:為適應多品種、小批量、多變化要求,尤其是小型印染廠,在缺乏氧漂設備時可使用冷漂法。此法漂液中過氧化氫濃度較高,并加進過硫酸鹽,織物軋漂液后,立即打卷用塑料膜包覆,以防蒸發干燥,然后在室溫時堆置。此法雖然時間長,生產效率低,但比較靈活。漂液含過氧化氫(100%)10~12g/L、水玻璃25~3Og/L、過硫酸鹽7~1Og/L,用燒堿調節漂液pH值至10.5~10.8,于室溫浸軋,堆放6~16h,充分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