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氨綸彈力色織物在國內外市場上十分流行,發展迅速。一般與棉、麻纖維的包纏紗或包芯紗織成面料,產品服用性能好,易吸汗,手感柔軟,同時具有較高的彈性和優異的回彈性能,穿著舒服并能顯露出形體美,不會產生靜電,因而廣泛應用于紡織工業,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和良好的經濟效益。但一般生產廠家均有織物門幅尺寸穩定性差,彈性回復率不達標,縮水率不合格等問題,為此對氨綸彈力色織物后整理工藝進行探討很有必要。
1氨綸纖維的主要性能
氨綸纖維主要化學組成是聚氨基甲酸酯,由低分子二異氰酸酯與低分子二羥基化合物反應制得高熔點易結晶的“硬段”,“軟段”是由長鏈二羥基化合物(大分子二醇)制得,它又可分為聚醚二醇和聚酯二醇兩類,根據分子鏈中軟鏈段的聚酯和聚醚,聚氨酯纖維可分為聚酯類和聚醚類。它是一個具有強大的分子間力的大分子網狀結構,有規則的結晶剛性鏈段和無規則的結晶柔性鏈段呈無規則的纏結狀態,如加以外力,則柔性鏈段變成有規則的狀態,此時它又力圖恢復原來的纏結狀態,因此具有高彈性能。氨綸纖維一般為復絲,單絲間不易分離,其間留有空隙,故手感較柔軟,其纖度范圍在22~4478dtex,最細為11dtex。其主要性能見表1。
2彈力織物坯布與成品幅寬的關系是穩定門幅尺寸的基礎
要生產好含氨綸彈力織物,除了掌握好氨綸纖維的結構性能外,還應掌握了解其坯布織造的要求和成品幅寬的關系。首先,氨綸包芯紗在紡制過程中捻度比同號數紗線高。而氨綸包芯紗的彈性,主要受氨綸的細度及成紗時喂入氨綸絲的牽伸工藝影響,考慮到織物要進行濕熱處理紡紗織造時產生的內應力會松弛下來,氨綸絲會急劇收縮。因此織造時筘幅要相應放寬,坯布經密需適當減少。但織物的經緯密度必須配置合理以保證織物收縮相對穩定。其次彈力織物的組織結構也是影響彈性的重要因素,織物經緯紗和交織點越少,紗與紗之間的間隙越大,則緯紗收縮的阻力越少,緯彈紗就能得到充分的收縮,則彈性伸長就越大。同時還須注意使用的氨綸是何種類型。
2.1坯布幅寬的計算
一般按經驗要求坯布幅寬與成品幅寬的差距不大于20%,其彈性收縮率在30%左右,則其成
品緯向彈力伸長和縮水率效果較好。坯布幅寬是緯彈織物成品幅寬的一個重要基礎因素。應根據成品幅寬及緯向彈性收縮率大小,按比例作相應調整,其計算公式為:坯布幅寬=成品幅寬×(l十彈性收縮率)/(l一包復纖維收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