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某些色彩如昆蟲甲殼上“以受光閃動而呈奇彩”[1]的不確定效果,成為當代色彩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對在自然光下變色的美國新型全地形迷彩服的研究表明,這種在時間與空間上呈現運動狀態的偶發性色彩對現代紡織品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所謂偶發性色彩是指在紡織品設計中因偶然因素介入而形成的、分布不勻的、沒有具象或抽象幾何輪廓的開放性色彩現象,它尤其強調在生成過程中不確定的偶然因素對色彩運動狀態的影響[2]。本文介紹了偶發性色彩與傳統靜態色彩的差別,分析其動態特征的具體表現,探討在偶發性色彩生成過程中影響動態特征的主要因素及諸要素之間的關系,可為涉及到色彩面貌變化、色彩感應控制以及色彩動態表現的當代紡織品設計提供理論支持。
1·偶發性色彩的動態特征
通常設計產品的外觀一經實現即呈現出穩定、均一的色彩效果———靜態色彩,紡織品亦不例外。但是近年來這種靜態的色彩印象被偶發性色彩觀念改變,在部分紡織品設計中,色彩成為變化不定的、能夠多維度欣賞的、具有生命活力的過程。重過程是現代藝術的鮮明特點之一,藝術家正是在這個創造過程的審美體驗中實現“忘我”的內在感情本質控制[3]。注重生成過程的偶發性色彩比穩定的、均一的靜態色彩更有動態特征,更有利于激發觀賞者的想象力。
1.1偶發性色彩的動靜差異
偶發性色彩的動態特征既是當代紡織品色彩設計的表現途徑,也是其表現主題,在實際應用中又可分為動態過程和動態效果這2個環節。
在偶發性色彩的動態過程中,“時間”的要素被直接引入,“時間是反映事物和生命運動、變化、發展過程的順序性和持續性的科學與哲學范疇?!盵4]某種偶然因素在某個時間點上介入了紡織品色彩的生成過程,改變了色彩生成中趨于均一、穩定的一般導向,導致色彩具有顯著的隨機而變的不定形和運動感[5]。
偶發性色彩的動態過程亦有可能以靜態形式凝固下來,可稱為動態效果,如傳統的扎染效果。但是,由于偶發性色彩在最終動態效果上沒有具體的形態符號,也沒有明確的主題引導,觀賞者會把注意力集中到形成動態效果的過程上,故而偶發性色彩的動態效果和動態過程是統一的,動態效果是動態過程的載體。
1.2偶發性色彩動態特征的分析
偶發性色彩離不開動態觀念、動態思維的指導,其動態特征在紡織品設計中表現出超越性、非凝結性、非標準性和應變性。
超越性是指偶發性色彩因運動而被賦予超越靜態色彩的特質。一方面,動態使原來平穩單一的物質表面獲得了律動節奏,另一方面,“由于這些物質造型在運動狀態下,原來的形體、色彩、材質產生視覺的幻變造成原質的模糊、融合、變化。”[4]現代藝術理論家貢布里希認為人類的知覺偏愛簡單結構,如直線、圓形以及它的簡單秩序。在混亂的外部世界易于看清的是這類有規則的形狀,而不是其雜亂的形狀[6]。而偶發性色彩的非凝結性是指它經常處于變化的不穩定狀態中,無法凝結成規則的形狀,邊緣混沌常常使觀賞者的知覺不能準確分辨其復雜的色彩結構和關系。
色彩管理的傳統模式以靜態色彩為主要研究對象,以色立體為結構基礎,以色卡為評價標準[7],雖然便于在紡織品批量生產中規范地控制色彩,但是卻排斥了更生動的偶發性色彩并將之斥為“次品”。
非標準性指偶發性色彩因無法片面地分解為色相、純度、明度等數值化的色彩特征而獨立于傳統的標準色立體系統。對色彩標準化的分析與控制不得不讓位于偶發動態美感的發現,這恰恰是后工業時代強調差別化生產與現代消費審美強調個性化的前提。
偶發性色彩的應變性一方面指紡織品色彩在生成過程中注重偶然因素的介入形式、時機和程度,促使色彩效果隨之變化;另一方面也指觀賞者作為偶然因素之一介入色彩生成過程,因而紡織品會以“人—色”互動形式在使用中產生明顯的運動色彩效果。可見,動態偶發性色彩是現代紡織品設計有別于傳統色彩觀念的根本屬性之一。
2·偶發性色彩生成過程的影響因素
2.1光照條件變化的影響
一般來說,紡織品色彩都是在連續穩定的光照條件下展現,加之人的色覺存在恒常性,人們往往會在主觀上忽略由色光微小變化導致的色彩差異,把穩定的固有色識別為紡織品色彩的真實面貌。
如果有意識地改變光照條件,控制色光的變化強度和節奏,那么光的連續變化就會把靜態色彩改變為偶發性色彩并強化其動態特征。這種可以通過計算機實現準確控制、快速變化的光多源自頻閃燈、激光或者其他掃描光,其作用狀態如色相、強度、頻率的間歇性變化會把原本較為穩定的光轉變為時間性和空間性更復雜的色彩信息,觀賞者看到的紡織品就具有變化莫測的動態色彩。
2.2材料結構變化的影響
在光照條件不變的前提下,紡織品表面肌理是形成偶發性色彩動態特征最重要的客觀條件。
2.2.1傳統紡織品的表面改造
把能夠對不可見光進行選擇性吸收的變色材料制成微膠囊并分散在樹脂中,采用涂層法涂覆在織物表面,或者分散在膠黏劑中使用類似于涂層印花的方法形成花色[8]。極其細微的點狀色彩隨著不能精確控制的外在刺激而發生相應的色彩變化。
另一些材料本身不會變色,但能夠在不同角度反射不同的色光,對于紡織品的整體色彩面貌而言,其動態是偶發性的;也有的織物表面涂覆不同維度上具有不同色彩的顆粒物,如圖1所示,從不同角度上就會看到不同的色點在數量上占有優勢,進而形成某種色調。如果某個角度存在2種或多種色彩勢均力敵的狀況,這些不同色相的色點就會在觀賞者的眼中形成色彩混合,成為更復雜的表面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