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縮絨(fulling)
縮絨整理是利用羊毛氈縮性使毛織物緊密厚實并在表面形成絨毛的工藝過程,也稱縮呢。縮絨可改善織物手感和外觀,增加其保暖性和手感等風格。縮絨尤其適用于粗紡毛織物等產品。機織物的縮絨在滾筒式縮絨機上進行,針織物的縮絨可在轉筒或洗衣機等設備中進行。
11.起毛(raiSing)
起毛整理是用密集的針或刺將織物表層的纖維剔起,形成一層絨毛的工藝過程,又稱拉絨整理。主要用于粗紡毛織物、腈綸織物和棉織物等。織物在干燥狀態起毛,絨毛蓬松而較短。濕態時由于纖維延伸度較大,表層纖維易于起毛。所以,毛織物噴濕后起毛可獲得較長的絨毛,浸水后起毛則可得到波浪形長絨毛。而棉織物只宜用干起毛。經起毛整理后的絨毛層可提高織物的保暖性,遮蓋織紋,改善外觀,并使手感豐滿、柔軟。將起毛和剪毛工藝配合,可提高織物的整理效果。
12.剪毛(Shearing)
剪毛整理是用剪毛機剪去織物表面不需要的茸毛的工藝過程。其目的是使織物織紋清晰、表面光潔,或使起毛、起絨織物的絨毛和絨面整齊。一般毛織物、絲絨、人造毛皮等產品,都需經剪毛工藝,但各自的要求有所不同。如精紡毛織物要求將表面絨毛剪去,使呢面光潔,織紋清晰。而粗紡毛織物要求剪毛后,絨面平整,手感柔軟,尤其要把起毛或縮絨后織物表面參差不齊的絨毛剪平,并保持一定的長度,使外觀平整。為了提高剪毛效果,可將剪毛和刷毛工藝配合進。
13.蒸呢(decatizing blowing)
蒸呢整理是利用毛纖維在濕熱條件下的定型性,通過汽蒸使毛織物形態穩定,手感、光澤改善的工藝過程。蒸呢和煮呢的原理基本相同,但處理方式不同。蒸呢主要用于毛織物及其混紡產品,也可用于蠶絲、粘膠纖維等織物。經蒸呢整理后的織物尺寸形態穩定,呢面平整,光澤自然,手感柔軟而富有彈性。
14.壓呢(pressing)
壓呢整理是在濕熱條件下以機械加壓使毛織物平整,增進光澤,改善手感的工藝過程,近似于其他織物的軋光整理。但壓呢常用于精紡毛織物的整理。壓呢的方式有回轉式壓呢(又稱燙呢或熱壓)和紙板電熱壓呢(又稱電壓)兩種。前者通過擠壓和摩擦將織物熨燙平整,并賦以光澤。織物伸長小,生產率高,但效果不持久。且由于處理后的織物帶有強烈的光澤,故常在蒸呢前進行。后者大多用于精紡織物,尤其是薄型精紡織物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整理時毛織物分層折疊,中間夾人硬質光紙板和電熱紙板,然后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液壓機加壓完成。電壓后的毛織物表面平整挺括,光澤柔和,手感柔軟潤滑,并有暫時性效果,但其設備龐大,生產率低。
15.防氈縮(antifelting)
防止或減少毛織物在洗滌和服用中收縮變形,使服裝尺寸穩定的工藝過程稱防氈縮整理。毛織物的氈縮是由于羊毛具有的鱗片在濕態時有較大的延伸性和回彈性,以致在洗滌搓擠后容易產生氈狀收縮。故防氈縮整理的原理是用化學方法局部浸蝕鱗片,改變其表面狀態,或在其表面覆蓋一層聚合物,以及使纖維交織點粘著,從而去除產生氈縮的基礎。防氈縮整理織物能達到規定水平的,稱為超級耐洗毛織物。
16.液氨整理(Uquid ammonia finishing)
用液態氨對棉織物進行處理,徹底消除纖維中的內應力,改善光澤和服用性能的工藝過程稱之為液氨整理。其可使織物減少縮水,增加回彈性、斷裂強度和吸濕性,手感柔韌、彈性良好、抗皺性強、尺寸穩定,同時為洗可穿整理和防縮整理奠定了基礎,是提高棉織物服用性能(特別是改善織物的縮水率)的一種重要處理方法。
17.折皺(wrinklng)
使織物形成形狀各異且無規律的皺紋的工藝過程稱為折皺整理。其方法主要有:一是用機械加壓的方法使織物產生不規則的凹凸折皺外觀,如手工起皺、繩狀軋皺、填塞等;二是運用搓揉起皺,如液流染色和轉筒烘燥起皺等;此外,采用特殊起皺設備,形成特殊形狀的折皺效果,如爪狀和核桃狀等。折皺整理的主要面料有純棉布、滌/棉混紡布和滌綸長絲織物等。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