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試驗主要工藝參數
格柵/進水池/調節池:格柵、進水池、調節池合為一個構筑物,上設冷卻塔,水力停留時間(HRT)為16h,鋼砼結構調節池設有自動格柵1臺.潛水污水泵2臺.1用1備。
水解酸化池:HRT為36h,鋼砼結構。設置懸浮填料,以加強水解酸化效果.并設置水下攪拌器,以加強系統的傳質作用。
接觸氧化池:HRT為12h,鋼砼結構,內設懸浮填料。選用風機2臺,1用1備,V(氣):V(水)=20:1。生化沉淀池:為豎流式沉淀池,表面負荷Fs=0.6m3/(m2.h).HRT為2.5h,鋼砼結構,設置泥漿泵2臺.1用l備。
生物濾池:HRT為3h。內置活性碳作為生物濾池填料.其活性碳體積約為生物濾池體積的l/3.濾池V(氣):V(水)=1:1~1:3,利用空氣對濾池進行反沖洗。
陶粒和陶瓷膜過濾系統:陶粒塔作為陶瓷膜塔的預處理過濾裝置.先利用斜管沉淀原理除去大顆粒絮體,再用多孔陶粒分離5m以上的顆粒,減少膜污染.進而減少陶瓷膜的反沖洗次數和強度陶粒塔的出水進入膜組件殼程(即膜管外側),經膜管過濾后滲入膜管內.最后經水管排出殼程中未能滲入膜管的濃廢水回流至調節池.與原水混合后再次通過本工藝進行處理經陶瓷膜塔可以深度過濾去除廢水中的大部分膠體粒子(分子聚合體)、藻類和菌類等.進一步降低濁度和COD值。
4調試運行情況
在土建及設備安裝完成并經檢查無裂漏后.進人系統調試階段向生化反應池內投人印染廠活性污泥餅5m,進行培菌,悶曝2d后,分別按耐按m(C):m(N):m(P)=300:5:1和m(C):m(N):m(P)=100:5:1連續2周向水解酸化池和接觸氧化池內投加葡萄糖、尿素和磷鹽。進水流量由小到大逐漸增加。待水解酸化池和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填料上形成固著生物膜后.整個系統進入正常運行狀態。
系統正常運行3個月.出水水質穩定達標運行結果見表2。
表2可見,系統出水水質良好。達到了設計要求。COD、濁度、色度去除率分別達到85%.98%,95%。在試驗過程中.系統每Et出水分別被回用于印染工藝過程的前處理及染色工序根據對染色產品的質量分析,其色牢度、皂洗牢度基本為4—5級.通過上述工藝深度處理的印染廢水可以回用于印染生產過程.對產品品質沒有影響。
5經濟分析
在中試過程中,設備電耗0.85kW·h/m3,每度電以0.75元計,折合約為O.64元/m3;藥劑費0.55元,m3;人工費、折舊費為0.25元/m3,合計直接運行費用為1.44元,m3。濃廢水達標處理.需要增加處理費用0.20元/m3。綜合考慮,棉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后回用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6結論與建議
(1)通過生化一陶瓷膜過濾深度處理清濁分流后的輕質廢水.出水水質穩定且可達到回用水水質要求并已成功地回用于前處理和染色工序.產品質量f色牢度等)達到生產要求。
(2)采用清濁分流.通過生化一陶瓷膜過濾深度處理棉印染廢水.回用率可穩定達到45%以上.對于緩解和消除印染企業用水和排水壓力十分有利.具有良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
(3)由于無機鹽以及難降解有機物的積累.在回用過程中不宜采用封閉式、100%使用回用水的方式進行工業生產。建議將回用水和新鮮水混合使用,并最后一道漂洗采用新鮮水以保證產品質量。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