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染是手工染色的一種,潑染,因染出的花紋似潑出的水珠而得名。是近幾年世界上流行的現代手工染色的一種形式.潑染出來的產品似行云流水,似彩霞飛舞.給人以朦朧含蓄,新穎奇特的感覺,潑染產品的藝術效果是現代印花所不及的.由于其制作簡單,適合小批量,多花色的要求,因此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潑染產品可謂集染色與印花優點之大成,其圖案形象生動,色彩豐富,風格多樣,且花形抽象隨意,造型神奇,收到一般染色和印花所達不到的效果,因而極具吸引力。潑染的原理:以手繪方式將染液繪制于織物面上,再用鹽或其溶液奇取染液的水分,使上染部分的染料濃度增加,直至染液自然干燥。結果形成或如焰花四射、或如奇葩怒放、或如流星飛瀉的變化多端的花紋圖案。
潑染所用織物及染料:以雙縐、素縐鍛和真絲鍛等厚重織物效果為好。染料以弱酸性染料適宜。
潑染的基本制作技法
一、平整固定面料
潑染對面料的平整要求比較高,不僅要求面料在干時應平整,而且還要求面料在上染液以后也應平整。只有這樣,所制作的花紋才不會出現溝狀或放射狀。固定面料的方法很多,采用何種方法,應根據面料的大小而定,一般小幅作品最好采用木框和圖釘來固定,大件作品就可使用簡易固定架或落地固定架。我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將面料鋪在一塊泡沫板上,用大頭針固定,最好一寸距離訂一顆。
二、染液的準備
根據所采用的面料選用相應的染料。天然染料對絲綢的染色作用比較好,一般可以采用。由于天然染料很多是媒染性染料,在配制染料時要將媒染劑一起下去,攪拌均勻。再用清水把所需的染料在搪瓷盆或燒杯中溶解,許多染料在低溫時很難充分溶解,往往還需加溫促進溶解。潑染所用的染液濃度要比浸染的濃度要高得多,選用染液的濃度,應根據制作者的要求而定。染液的濃度只要比所需的畫面顏色稍濃一點就行了,因為染液在濕時要比干時顯得深一些。最好在正式潑染之前,先用布條作一下染液深度的試驗。
畫面上要潑染幾個顏色,就應準備幾個搪
不管是潑染還是刷染,在制作時都應快速進行,所潑或刷的染液都應有一定濕度,畫面不能顯得太干。千萬不要出現畫面上有的染液已經干了,但有的地方還沒有潑色或刷色的現象。
四、撒鹽
潑色或刷色完成之后,應趁濕即快速向畫面撤鹽。撤鹽時應注意有疏有密,千萬不要平均分布。撒鹽時,如果希望潑染花紋大一點,可用冷水拌鹽粒一起撒向畫面,如果希望潑染花紋手法豐富一些,還可用較濃的鹽水撤向畫面,或用滴管滴、用毛筆畫。有時也可撒一點洗衣粉來豐富畫面。
五、自然吹干
撒鹽以后,隨著鹽的擴散作用,將會慢慢出現似水珠的抽象花紋,這時千萬不要經常去動它,應讓它自然吹干。在我國北方氣候干燥,一般1~2小時可干;在我國南方,氣候比較潮濕,有時要半天至l天才干。如果在南方的冬季,有時還會出現鹽粒返潮現象,因此,制作潑染最好在比較好的天氣進行。
六、蒸化固色
待畫面全干以后,把面料從固定架上取下來,將上面的鹽粒輕輕抖掉,收入袋中以備下次再用,然后在面料的正、反面各覆蓋一層舊報紙或舊布,根據蒸鍋的大小進行手風琴式折疊,這樣的折疊便于蒸化,各部分容易均等。折疊成長條以后,再按手風琴式折疊成方塊形狀,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