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紀美國開始生產牛仔服一百多年以來,牛仔服逐步成為世界性服裝。隨著全球印花織物市場復蘇,近年來靛藍牛仔布拔染印花生產發展甚為迅速。從外觀上向多樣化發展,具有不同效果和風格,為牛仔布系列開辟了一條新路。
眾所周知,靛藍染料是很不易拔染的,通常用還原雕白粉和咬白劑W作為靛藍拔染劑進行拔染印花。該工藝拔白微黃,如以耐拔的還原染料作為色拔,工藝比較復雜,成本高。但對織物強力無損傷。
根據靛藍染料結構和性能,除還原劑外,還可利用氧化劑的化學作用,分裂靛藍染料結構中共軛雙鍵,達到拔染印花目的。反應如下:
目前商品拔染劑仍屬氧化拔染劑范疇,因其價格昂貴,致使印花成本較高。為降低印花成本,據我多年從事印花工作經驗,并經生產驗證,靛藍氧化拔染印花可選常用化學品氯酸鈉作為氧化拔染的主體,以黃血(鈉)鹽作為氯酸鈉的導氧劑,采用檸檬酸作為氧化拔染的催化劑。并按合理比例制備拔染漿,操作簡便快捷,汽蒸時間短,拔染品質優良,可以與商品拔染劑相媲美,織物強度保留率高達90%以上,而該拔染組劑成本僅為商品拔染劑的l/5左右,具有良好經濟效益。
1氯酸鈉-黃血(鈉)鹽拔染印花工藝
1·1工藝流程
靛藍牛仔布→印花前處理→印花→烘干(105℃)→汽蒸(100-101℃,8-1Omin)→焙烘(130-135℃,2-4min)→水洗→烘干。
1·2印花前處理
靛藍牛仔布的經紗,采用原紗先經燒堿和滲透劑的溶液潤濕處理;再浸漬靛藍染液-氧化,重復6-8次;染后水洗處理,最后一格水洗槽中加入適量柔軟劑,以利于分經時紗束的分散和烘干;再經上漿,以利織造。緯紗剛采用原紗。牛仔布后整理水洗時,為改善手感、增加布匹豐滿和光潔度,水洗時經輕漿處理,以提高布重和增加硬挺度。因此牛仔布含有纖維素共生物、靛藍浮色、燒堿、漿料等雜質。為提高印制效果和涂料色牢度,退漿是必要的。
(1)平洗機酶退漿:先經70-80℃熱水洗四格
(預洗去除燒堿)→退漿(7658淀粉酶3-5g/L,食鹽5-8 g/L,滲透劑JFC2-3 g/L,pH值6-7,溫度55-60℃)→堆置(5Omin左右,溫度55-60℃)→熱水洗四格(95℃以上)→冷水洗→烘干。
(2)卷染機酶退漿:熱水洗(50-60℃)上軸→酶退漿(7658淀粉酶1.2kg/150L,食鹽0.5kg/150L,滲透劑JFC O.5kg/15OL,pH值5.5,溫度55-60℃,30min)→熱水洗(90-95℃,四道)→冷水洗二道→上軸→烘干。
牛仔布經退漿后,要求:①退漿凈;②織物呈中性;③毛細效應(3Omin)8cm。
2拔染漿組成和制備
2·1拔染漿組成
處方(%): | 拔白漿 | 涂料著色拔染漿 |
氯酸鈉 | 10 | 9 |
黃血(鈉)鹽 | 4 | 3.6 |
檸檬酸 | 6 | 5.4 |
尿素 | 5 | 5 |
耐酸原糊 | 適量 | 適量 |
涂料 | x | |
粘合劑 | y |
2·2制備
取適量室溫耐酸原糊,在攪拌條件下,按以下加料順序加料:①尿素;②黃血(鈉)鹽;③氯酸鈉;④檸檬酸。加料時應緩緩撒人,待溶解后,再進行下一加料順序。檸檬酸在拔染漿臨用前加入為宜。色拔漿制備同涂料直接印花。拔染漿粘度應控制在50-6OdPa·s為宜。
3氯酸鈉-黃血(鈉)鹽拔染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