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近兩年,由于生產成本和環保方面的壓力,迫使印染加工要趨向于低溫、環保的方向發展,以便節能、降耗、減少排污。綠色紡織的生態加工將成為發展的趨勢。而要降低處理溫度,就要找到合適的助劑及處理工藝。酶處理要求的溫度低,且環保,所以酶精練也就成了首選。
二、關于生物精練酶的應用
酶,是由微生物發酵制得的,其原料容易找到,且廢棄物可生物降解,亦可用作肥料。酶是一種天然的高分子蛋白質,可在化學反應過程中起催化作用。酶最突出的特點是專一、高效,反應需要的條件溫和,易操作;但酶對溫度、pH的要求比較嚴格,在操作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否則會影響酶的活力。酶處理有很多的優點:可生物降解,無毒,無害,節能,降低污水COD等。酶處理工藝屬綠色環保工藝,這也是未來生產加工的發展趨勢。目前,在前處理工藝中,只有退漿酶的使用工藝最完善,且使用普遍,而其它如蛋白酶、果膠酶、纖維素酶的使用工藝都還不夠成熟。探索各種酶處理工藝,將成為當今業內人士的重要課題。
棉精練,主要是去除纖維中的果膠及其它雜質。纖維中除了纖維素外,各種雜質的含量約占6%,這些雜質主要位于纖維的最外層,并通過果膠質主鏈及支鏈粘合形成以果膠質為骨架的龐大的疏水性網狀層,染整前處理就是要破壞和去除此網狀疏水層。傳統的高溫堿處理工藝要消耗大量的堿和蒸汽,排污量大,蒸汽消耗多,并且后序還要進行酸中和,給生產造成很多不便。
精練酶,大多以果膠酶為主,再復配以其它酶制劑,可在一定的反應條件下對纖維素進行精練處理。酶精練處理,可節約蒸汽,省水,避免大量燒堿的使用,后道工序也無需再加酸中和;同時因為織物是在溫和的條件下處理,強損很小,可提高成品的強力。精練酶CZ-4(聯邦科特化工),主要是以果膠酶為主的多種酶制劑的復配產品,能有效去除棉坯中的果膠及多種雜質,其適用處理溫度50~60℃(最佳55℃),pH范圍7-9(最佳為8.2),處理時間30~50分鐘。
針對山西彩佳印染廠可同時進行上蒸、下煮的特殊設備,山西彩佳印染廠與聯邦科特化工合作開發了一套棉和滌棉梭織布的精練酶低溫前處理工藝,此工藝經過多次試驗,證明可以達到常規高溫堿精練的白度和毛效,并可以滿足后序染色的要求。在以下將詳細介紹此工藝。
三、梭織布低溫前處理工藝大生產實踐
織物:純棉47”20x20/60x60平布;
純棉47”16x12/108x56紗卡;
純棉47”20x16/128x60紗卡;
T/C 47”20x20/108x58紗卡;
設備:上蒸、下煮聯合機
助劑:精練酶CZ-4(聯邦科特化工)
螯合分散劑LD-110(聯邦科特化工)
穩定劑JD-22(聯邦科特化工)
增效劑(聯邦科特化工)
工藝配方:上蒸液配方:
精練酶CZ-4 6g/L
JFC 3g/L
調工作液pH 8
下煮液配方:精練劑5g/L
螯合分散劑LD一110 2g/L
增效劑2g/L
氧漂液:NaOH(100%)5g/L
穩定劑JD一22 3g/L
水玻璃3g/L
精練劑6g/L
增效劑0.6g/L
H202(100%)6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