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濕定捻。加濕定捻可以穩定捻度,增加緯紗纖維間的抱合力,有利于改善引緯時緯紗狀態。傳統加濕定捻均采用汽蒸或在緯紗庫高濕悶紗的辦法,高濕汽悶時間長,要增加半成品儲備;汽蒸又容易出現滴水沾污緯紗。最近,香港立信公司推出的XORELLALT-O蒸紗機,能較好地解決加濕定捻問題。該機是用過飽和蒸汽XORELLA間接蒸汽系統加濕,無污染,且加濕均均,加濕時間短。XORELLA蒸汽槽的真空允許在低至500C條件下產生蒸汽。據生產廠提供的資料,緯紗筒子在700C條件下汽蒸可提高回潮率2.5個百分點,斷裂伸長率提高1個百分點。
(3)減少緯紗毛羽。不僅因為毛羽會增加引緯時緯紗張力,更主要的是為了減少引緯時因毛羽增加的氣流切向分力對緯紗纖維抱合力的影響。減少緯紗表面毛羽,治本的辦法是從原料、設備和工藝上解決;治標的辦法是在緯紗絡筒時上"蠟"。絡筒"蠟"是由聚醚型和聚脂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組成,能光潔紗的表面,且抗靜電性好,對改善緯紗在氣流引緯時的狀態很有幫助。進口的絡筒蠟不含石蠟,熔點在52-580C,皂化值>80,對印染后加工沒有影響。如日本生產的After Wax蠟,國內也早有同類產品供應。
(4)盡可能減少絡筒捻接頭。為減少紗疵,在絡筒機切除紗疵后要捻結,紗的捻接頭處雖有一定強力(約為原紗強度的85%),但該處的纖維抱合力已下降,對噴氣引緯不利。所以,對噴氣織機使用的緯紗,在不影響布面外觀質量的前提下,應通過試驗適當控制清紗范圍,盡可能地減少捻結。
(5)確保織機梭口位置的相對濕度在75%以上。目前國內紡織廠的織造車間大都采用"上送下排"的空氣調節方式,送風口距織機的經位置線距離在2m以上,而車間溫濕度控制又以掛在離地面1.5m處的溫濕度計顯示為依據,這不能反應織機梭口交織部分的實際溫濕狀況。特別是噴氣織機引緯時氣流含濕量很低,每分鐘數百次干燥氣流的噴射,對梭口部分相對濕度有極大影響,對經、緯紗均不利。因此,有條件新建或進行技術改造的企業,可考慮采用"下送上排"的空氣調節方式,瑞士蘇爾壽公司推薦的CONDIFIL空調系統值得借鑒。對現有"上送下排"的空調方式,噴氣織造車間可考慮采用懸掛式高壓噴霧加濕方式彌補。國內高壓噴霧加濕技術也比較成熟,霧化水粒子直徑可達到3~5μm,噴霧嘴無滴水現象,還可根據車間濕度要求自動調節噴霧量。
總之,要提高新型噴氣織機的效率和產品質量,進而提高企業的綜合經濟效益,諸多企業生產實踐表明,必須提高原紗和半制品質量,優選織機工藝,加強各項技術管理工作。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