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電磁力轉變為機械力
階段1:左邊片鉤B提升,右邊片鉤A下降,綜絲C不動(即綜絲不開口);
階段2:左邊片鉤B上升,右邊片鉤A下降,在滑輪中上升與下降抵消,綜絲C仍不動;
階段3:左邊片鉤上升最高點時,電磁閥加電,B片鉤被吸合掛住,即左邊片鉤B固定不動,當右邊片鉤A提升時,綜絲C向上移動,產生開口;
階段4:右邊片鉤A上左邊片鉤B留在最高點,當右邊片鉤A上升到最高點,產生最大開口。
(五)的機械結構及傳動
1、復動式提花機的開口原理
高速提花機開口機構,其開口原理與一般提花機相同,該開口機構可與各類型無梭織機相配套,但要求上開口頂點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保持在同一條水平線上位置變動,以滿足與電磁閥的配合要求。
新型提花機有主軸中心旋轉帶動兩對上下移動的提刀臂,實現了復動式升降作用。其機構的特征為:
(1)復動式升降,開放V型清晰梭口。
(2)以四連桿機構傳動,高強度復動式提刀易改變梭口的大小。通過滑輪系統可調整綜平。
(3)運動精確平衡,運行速度可達到500r/min以上。
(4)采用滾針密封式軸承和復合式軸套,年內無需加潤滑油可連續運轉。
(5)低噪聲,低振動,傳送經紗平穩,可增長綜絲壽命,提高織物質量。
(6)使用范圍廣,機械接口靈活,提升針數由48針至2688針選擇,可與劍桿織機,噴氣織機,片梭織機配套,適合棉、麻、絲、毛提花織物的織造過程。
根據以上要求采用了四桿曲柄復動式提刀機構,如圖1-41所示。A點為主軸可正反向旋轉,AB為曲柄,BC連桿,CD為提刀臂。該結構通過曲柄以主軸為中心旋轉,由連桿帶動提刀臂做上下往復運動,而提刀按裝在提刀臂前段,從而實現了上下開口運動。因為采用了雙曲柄提刀臂結構,主軸轉動180°,同時帶動提刀CD從上到下,完成了一次開口運動,保證了織機運轉360°完成一次開口運動。而主軸又轉動180°,提刀CD由下至上又完成一次開口運動。該機構與織機配合運轉,其主軸轉速只是織機轉速的一半。即織機轉二轉,提花機完成一次開洓口循環,故稱為復動式提花機。由此可見,織機在高速運轉下,該提花機構能以平穩的運轉與織機配合完成開口運動。
2、開口高度的調整
在曲柄AB不變的情況下,只要改變提刀臂C點與D點的距離就可以實現。根據國內外主要類型的無梭織機的打緯動程及對開口高度的具體要求,在提刀臂上設制了7個C點位置,形成了7種前后開口高度可較為方便地調整選擇使用。
3、開口機構的傳動原理
綜上所述,織機與提花機的主軸傳動比為1:2。在正常運轉時必須保持嚴格的傳動比關系,保證引緯與開口運動的相互配合,同時要實現斷緯停車后提花機構與織機離合器脫開,并以尋緯電動機能獨立倒車運轉,實現自動尋緯功能,然后再與織機自動連接到原來的位置。其多種機構傳動連接形式(如傳動軸、鏈條、同步帶等)。
動力由織機同步齒形帶1傳動輸入,傳動輪滑套在主軸上的左端面離合器上。當尋緯電機在工作時,通過鏈齒輪Z1、Z2傳動右端面離合器,由離合器傳動Z3、Z4,再傳至萬向立軸5,通過Z5、Z6傳動提花機傳動軸6。由此實現提花機開口倒車運動。
通過該傳動裝置可接受來自織機或尋緯箱兩種傳動運動。織機正常運轉時尋緯箱箱內的接合滑牙A 向左結合實現織機與提花裝置的聯動;如果發生斷緯停車,尋緯箱接到此信號后使接合滑牙A向右移動與織機傳動脫離并向右與尋緯機構聯接,同時輸出倒車運動,實現提花機的尋緯運動,然后接合滑牙向左移動變位再與織機聯接,并且結合位置與脫離時的相互位置保持不變,做好繼續開車準備。變換結合位置不變,該機構采用了離合器端面結合牙非均稱的方法只要結合,必然就回到原聯接位置,如果發生錯位,離合器就不能實現聯接。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