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改善環境方面
(1)細紗工序飛花減少,改善了生產環境.
(2)由于降低了漿料用量,所以減少了退漿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尤其使用PVA漿更為顯著.
2.4 織物風格方面
(1)紋路清晰,光澤好,尤其是色織物可以長期保持鮮艷色澤及極好的外觀.
(2)耐磨不易起球,尤其是化纖或混紡織物起毛起球少.
(3)在保持傳統環錠紗強力時可以降低捻度,所以緊密紗織物手感柔軟,穿著舒適,針織物最為顯著.
3 緊密紡紗裝置的結構特征
3.1 立達(Rieter)ComforSpin紡紗裝置
瑞土立達公司緊密紡紗裝置名稱為ComforSpin,機型有Com4型,K44型,ComforSpin紡紗裝置結構特征如下:
(1)在原牽伸區前增加一個氣動集束區.
(2)將原來的前羅拉改為鋼質空心網眼滾筒(羅拉),直徑比一般前羅拉大,其上裝有兩個膠輥,第一膠輥(握持膠輥)與前羅拉組成紗條加捻握持鉗口,第二膠輥(牽伸膠輥)與前羅拉組成牽伸區的前牽伸鉗口.第一膠輥與第二膠輥間為須條的集聚區.
(3)前羅拉為鋼質網眼滾筒,形似一個小塵籠,內有圓形截面吸聚管(負壓)與吸風風機等組成吸聚羅拉,即有負壓的前羅拉.
圓形截面吸聚管上裝有一塊開了一個由后向前逐漸變窄的V形狹槽的工程塑料部件組成的吸氣槽,V形槽長度跟須條與前羅拉接觸長度相適應,并與輸出方向有一定偏斜度,當在主牽伸區須條離開牽伸鉗口時,因負壓的吸附作用,須條由V形槽控制在網眼前羅拉上,并向前輸送到第一膠輥處,即握持鉗口處.
3.2 緒森(Suessen)Elite紡紗裝置
德國緒森公司緊密紡紗裝置名稱為Elite,機型有Fiomax E1型,Fiomax E2型,.
Elite紡紗裝置結構特征如下:
(1)在傳統的牽伸裝置前加一組氣動集聚裝置.
(2)原牽伸裝置不變,在前羅拉前加裝一組合件,包括一個異形截面吸聚管,上套一個網格多孔膠圈(實為化纖織物)和一個前上膠輥(握持膠輥),組成加捻握持鉗口.新增加的前上膠輥通過一個嚙合齒輪由原來的前上膠輥傳動.吸聚管上套著一個網格多孔膠圈,它有無數微孔,允許氣流通過,但纖維不能通過.膠圈由前上膠輥摩擦傳動.
(3)異形截面吸聚管表面在每個紡紗部位都開有呈斜向吸氣槽,便于纖維的軸向旋轉并向紗軸*攏,其結果使纖維尾端緊貼于紗條上.吸聚管表面的流線形設計使紗線在前羅拉表面的包圍弧完全消失,也就是須條離開牽伸鉗口時受負壓的作用被吸附在網格多孔膠圈的狹槽部位并向前輸送到握持鉗口,再加上握持膠輥加壓很小,使紡紗三角區基本消失,因此,毛羽減少,并提高了可紡性.
3.3 青澤(Zinser)AirComTex紡紗裝置
德國青澤公司緊密紡紗裝置名稱為AirComTex,機型有700 AirComTex型,AirComTex紡紗裝置結構特征如下:
(1)在原牽伸裝置前加一組氣動集聚裝置.
(2)在前羅拉前增加一個控制羅拉,其上裝有控制膠輥及一異形截面吸聚管,打孔膠圈套在膠輥及吸聚管上,組成一個類似牽伸裝置中中羅拉的上膠圈,但方向相反,其尖端即異形截面吸聚管探人前羅拉和前膠輥間,以便于經牽伸后的須條立即受到打孔膠圈的吸附.前羅拉和控制羅拉間有一三角形填塊,類似牽伸裝置中下膠圈的下銷棒,以托住上膠圈的尖端,并夾住前羅拉輸出的須條,控制羅拉由車頭牽伸傳動系統經一組中間齒輪傳動,和前羅拉同步,并依*摩擦使打孔膠圈及膠輥回轉.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