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工藝路線及關鍵技術的解決途徑
緊密紗生產流程與傳統環錠紗完全相同,不同處在于紗條集聚效果的控制,其解決的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基于流場的分析對異形吸風管截面開頭進行設計;同時對吸風口形狀、寬度、角度、長度進行優選,以更有利于一根吸風管上的六個吸風口壓力均勻,壓差小,纖維凝聚效果好。
(2)網格圈的孔徑與材料通過實驗反復對比驗證,擬采用150目的特殊長絲為原料。由于網格圈用來輸送纖維不能有接頭,目前國內尚無能力解決。
(3)形成負壓吸風單元的風速集中調節控制,每根異形吸風管為六錠,每24錠為一組,每組由一個小抽風機實現負壓,保持每個吸風單元負壓的均勻一致。
(2)紗線光潔,毛羽很少,解決了多年來一直捆饒紡織企業的重大問題,大大改善了布面質量,尤其對生產米通紗線更為有利。
(3)紗線耐磨性能可提高20%-50%,改善了服用性能,擴大了適用范圍。
(4)吸風管表面做耐磨涂層和表面噴沙處理,與上皮輥握持點處嵌鑲耐磨的磨擦片,網格圈與上膠輥的摩擦系數為網格圈與吸風管間摩擦系數的數倍以上,既有利于網格圈的回轉又不影響纖維傳輸。
(5)前羅拉輸出皮輥與集聚裝置前皮輥間需有一定張力,其張力大小視纖維的長度和特性而定,有利于纖維的伸直和集束。
(6)根據產品的不同定位,確定不同的原料選擇方案及前后紡工藝配套。
3、設備改造后的產品質量提升
緊密紡紗可在原料及前紡完全相同的條件下,通過細紗的集降加工工藝,使紗線質量產生較大幅度的提升。
(1)成紗強力可提高10%-18%,紡紗斷頭降低30%-60%,且紗線越細改善越顯著,這為開發細特高檔產品提供極好的條件。同時強力提高為減少捻度(10%-20%)帶來可能,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可使紗線柔軟改善服用性能或適用于針織;
(2)紗線光潔,毛羽很少,解決了多年來一直困擾紡織企業的重大難題,大大改善了布面質量,尤其對生產米通紗線更為有利。
(3)紗線耐磨性能可提高20%-50%,改善了服用性能,擴大了適用范圍。
(4)成紗條千、粗細節和棉結等指標均較普通環錠紗有明顯改善。
4、緊密紡紗生產實踐的幾點體會
4.1緊密紡紗仍離不開三基管理
緊密紡紗的質量優勢是眾所周知的,緊密紡的工藝形式主要是通過纖維充分伸直、凝聚解決毛羽問題,同時對條干、強力有所改善。但是,要充分體現其優越性,還是離不開三基沒有扎實的設備基礎,例歪錠子、歪氣圈等同樣會造成毛羽紗;如果沒有細致、規范的運轉管理,同時會造成大量紗疵:如果沒有嚴密質量管理,則無法提供一致性好、質量穩定的紗線。也就是說依賴于上緊密紡來作為提升質量的絕徑是行不通的,唯的扎實抓好基礎管理。因此,只有在紡好高質量的針織紗、米通紗的基礎上,上緊密紡才有收獲,否則反而增加成本,造成資源浪費。
4.2緊密紡裝置的相關器材配置及日常維護的重要性
由于緊密紡紗毛羽少,所以其紡紗通道必需能承受超大的摩擦力,即需配置與此相適應的鋼領、鋼絲圈,否則會造成大量斷頭:由于其紗線緊密,在后加工中氣捻結頭注意工藝調整,有條件的最好能配置搓捻;由于其本身質量的提升,前紡配置設備的要求相應提高,關鍵是提高半制成品的質量;同時對緊密紡紗裝置的日常維護及周期管理至關重要,防止突發性紗疵。
4.3注重合理配棉和工藝優化
一般情況下當客戶使用緊密紡紗,因其價偏高,均是用在質量要求高的品種上,對紗線的質量要求也更為“苛刻”。如的工藝思路設計難以滿足客戶要求,必需進行系統性考慮,最大限度的發揮緊密紡的優勢,從原料、工藝上不斷優化,提供優質的產品,使客戶得到實惠。
4.4緊密紡改造項目的成功因素回顧
一個企業直接擔當高風險、高投入、具有世界研究前沿的項目,在國內紡織待業中實屬首創。我們認為僅以企業自身的力量難以實現,所以我廠對課題的可行性、前瞻性、市場前景等立體的進行調研、預測,吸收國外先進的技術,特別是吸收Sussen公司的緊密紡技術,并選用國內紡機最先進的設備,保留成熟的部分,對鋼度、精度不盡人意的羅拉、傳動部件配置國際先進的配件,同時依靠本廠的技術優勢全方位的進行研究,組建半制品質量攻關小組、設備研究小組、運轉操作法研究小組、工藝質量及品種眼法小組、市場開拓小組等,研究顧客需求和潛在需求,研究國際先進水平及競爭對手,研究客戶產品接受價位和成本利益關系,從市場到現場,從產品到客戶,開展系統工程研究。在工藝、設備、質量控制、產品定位、市場開拓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
所以,一個項目的開發成功,是構筑在一個技術、管理、策劃的平臺上的,單純的更新設備、增加投資其收效不會很大。通過近兩年的研究實踐,我們得出了與許多專家一致的共識——未來環錠紡的天下屬于緊密紡。
5、緊密紡紗裝置改造的現實意義
棉紡工業是我國紡織工業中規模最大的支柱產業,但產品檔次不高,附加值較低。因此加快緊密紡國產化改造和產品開發的力度,對保持和提升我國紡織業在國際紡織品市場的重要地位具有積極意義。它的推廣必為大大增強我國紗線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由于紡織業提供大量的紗、布產品給下游產業如針織、印染、色織、家用紡織服裝等作為原料,對下游產業影響極大。因此高質量緊密紡將會對提高服裝面料檔次、擴大出口、頂替進口,提升我國紡織行業的整體質量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市場前景和推廣應用領域極其廣闊,并將在國民經濟中發展中起推動作用。為我國紡織業的發展帶來生機。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