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種織物使用折入邊裝置的情況正在擴展,結合已知特種織物如黃麻、玻璃纖維、塑膠線等應用折入邊裝置的實踐,對折入邊裝置,自身的性能、可靠性和織物的邊組織、鋼筘、織物廢邊等上機工藝進行說明。總結實踐經驗,使折入邊裝置應用于其它特種織物時能更快地上織機調整,并在實際開機織造時提高效率。
0前言
基于織物用途的不同,衣著用織物外的其他織物可稱為特種織物。
織物邊是織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織物織造時的重要環節。特種織物具有光邊是織物性能和織物風格的要求,織物為光邊時能增加邊部強度和保持布幅,或方便掛漿、洗滌、減少裁剪撬邊等功能。
無梭織機上織出的通常為毛邊織物,加裝折入邊裝置后即可織造光邊織物。隨著特種織物的發展,將折入邊裝置應用于特種織物是市場的需求。
折入邊裝置有機械式和噴氣式,目前市場以機械式為主。市場上的機械式折入邊裝置也有很多種,形狀結構各有差別,其中采用共軛凸輪式折入邊裝置占有主導地位。
由于機械式折入邊裝置最初是專為棉、毛、滌等原料組成的衣著用織物設計制造的,經緯紗線支數多數在10支-60支之間。當將折入邊裝置應用于特種織物時,它和衣著用織物的情況有很大差別。這就使折入邊裝置制造廠和織物織造廠都將有一個應用實踐的過程。
本文對折入邊裝置應用于某些特種織物(如以黃麻、玻璃纖維、塑膠線等為原料的織物)的實踐情況進行分析,對折入邊裝置自身的性能和可靠性及和特種織物相匹配的邊撐、絞邊、邊組織、鋼筘、織物廢邊等上機工藝進行了說明。通過總結實踐經驗,使折入邊裝置應用于其它特種織物時能很快地適應織造。
1折入邊裝置應用于特種織物的實踐分析
1.1折入邊裝置應用于黃麻織物
山東聊城昌潤紡機廠專門為用戶生產了黃麻織物織機,此黃麻織物最終需縫成麻袋,而光邊時麻袋較牢固,因此在織機上配置了我們公司生產的GT561(T)型共軛凸輪式折入邊裝置。
為了充分了解織機和折入邊裝置在織造黃麻織物時的情況,我們分別在190cm和260cm門幅織機上進行了試識,190cm門幅為三臺折入邊裝置(左、中、右),織雙幅布;260cm門幅為四臺折入邊裝置(左、右及2臺中間折入邊),同時織三幅布。
1.1.1在190織機上試織時,折入邊裝置的折入穩定性很不理想,織物邊也不好,經過觀察和分析,認為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1.1.1紗線質量不好,整經時紗線張力控制不均勻,斷經歷害,導致織物邊的穩定性差,織造也不能連續進行,直接影響了折入的效果;
1.1.1.2鋼筘筘齒太稀(考慮經紗直徑很粗,首先選用的是18號筘,10mm內只有18齒,每筘2根經紗),織物光邊雖也能調出來,但不穩定。這是因為折入邊區域只有15mm左右,對應只有5~6根經紗在交織,經紗數太少,不易將折入的緯紗交織住。另外在調整折入緯紗的長度、加減經線根數時,每筘調整量達到了5.5mm,不易控制,致使有時折入的緯紗頭沒有經紗織住,變成毛頭;
1.1.1.3織物邊的經紗組織不完全是一上一下組織,導致緯紗在織物邊處鎖緊不牢固,折入邊裝置在對緯紗進行處理,做一系列機械動作時,緯紗會亂動,影響了折入的效果甚至動作失敗;
1.1.1.4黃麻紗線條干不均勻,有部分段的經和緯線非常粗,直徑達到了φ1mm;而常規的鉤針頭部過渡段偏粗,為φ2mm。緯紗在折入的過程中要在鉤針頭部螺旋狀卷繞一圈,以緯紗的中心計算,繞一圈的周長為L=πD=3.14×3=9.42mm;而該折入邊裝置的壓腳邊到剪刀口的距離最大為9mm,也就是說,一圈尚未卷繞完,緯紗已從壓腳中滑出,導致動作失敗。同時常規的鉤針頭部溝槽略小,在0.8~1.0mm左右,緯紗有時不能勒入溝槽或易在溝槽內卡住。三者原因致使有的緯紗不能折入。
1.1.2在260織機上對黃麻織物試織時,針對以上在190織機出現的問題,采取了以下措施:
1.1.2.1注重整經,使經線的張力均勻。
1.1.2.2鋼筘改成35號筘(相比于18號筘,筘齒齒密增加了將近一倍),加減經紗時,每筘調整量在2.8mm左右,能滿足織物工藝要求。
1.1.2.3織物邊經紗重新穿綜,使織物邊組織為1/1平紋。常規織物織成光邊時,因緯紗每一緯都折入布邊中,使布邊的緯密變成地組織的二倍,因此布邊常用兩上兩下織法,使緯向交織點減少,最終布邊的密度和地組織差不多,不會產生布邊向前沖出的現象。而此黃麻織物布邊本身經紗就很少,不易鎖住緯紗;同時此織物緯密較稀,雖又折進根緯紗頭,只是填補了空隙,不產生布邊前沖,因此可以改為1/1平紋。通過改進,織物邊和織物面達到了穩定。
1.1.2.4對鉤針頭部進行了如圖1所示的處理,鉤針的根部尺寸不變,以保持一定的強度,而緯紗會卷繞到的過渡段從φ2mm改進為φ1.5mm,此時以緯紗的中心計算,繞一圈的周長為L=πD=3.14×2.5=7.85mm,從理論上保證了緯紗不會滑出壓腳;另外,對鉤針頭部適當增大尺寸后,將溝槽增大至1.2mm,并進行適當的圓整。再經過我們的仔細觀察和細心調節,使折入邊裝置的鉤針、剪刀壓腳和鋼筘、織機開口等配合完美,最后織物光邊的折入穩定性和織物邊平直度達到了理想要求。
[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