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REACH法規對我國印染行業影響
REACH法規從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和改進工藝、加快與國際接軌進程、促進我國印染行業可持續發展方面有一定積極意義,但同時要看到它存在著很大的負面影響。對印染行業的影響1、它將直接影響我國對歐出口創匯。 目前盡管我國直接出口到歐盟的染料量不是很大,但是使用染化料、助劑等化學品加工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到歐盟的量卻比較可觀,占紡織品服裝總出口的10%以上。2、它將給歐盟帶來不正當的盈利并妨害公平競爭。 中國向歐盟出口紡織印染產品必須通過歐盟境內生產商或進口商進行注冊,使用未能按期注冊生產商的產品不能進入歐盟市場,出口嚴重受阻。使用注冊生產商的產品成本增加,利潤受到擠壓。有關法規涉及到我國紡織印染企業,因不具備與歐盟內的制造商同樣的便利而受到歧視待遇,失去注冊機會,為國際貿易的開拓帶來不必要的障礙。 該法規引入了實施檢測數據知識產權的做法,但對支付程序、支付費用和依據沒有明確,如果首次注冊人以此牟利,將導致惡性注冊局面,從而產生不正當的盈利并妨害公平競爭.由于技術方法要涉及產品生產條件、工藝參數等技術秘密,企業把這些信息暴露無遺,將失去自己的競爭力,而歐盟的技術秘密作為利益相關方卻不能獲得同樣權利,這將有失公平。3、檢測項目之多和費用之高將影響出口企業定單。 REACH法規規定的檢測費用之昂貴是薄利印染企業所難以接受的。目前印染布測試的項目就多達10多項,進口商甚至因其中一項檢驗不合格而拒收全批訂貨,當然此時檢測費用要比REACH法規中檢測費低,即使如此,企業幾乎也招架不住蒙受的損失。印染企業在生產某種產品時急需進口某些染料或助劑,耽擱時間過長,處理不好會影響訂單。4、它將增添不必要的重復工作且造成資源浪費。 歐盟在化學品生產技術和水平方面占據世界領先地位,REACH法規未充分考慮到發展中國家與歐盟在這方面存在著巨大差距。歐盟檢測系統完善,檢
如何積極應對歐盟REACH法規
鑒于REACH法規對我國印染產品的生產、出口存在潛在而巨大的影響,共商沖破壁壘走向世界發展大計迫在眉睫。1.政府要緊密跟蹤REACH法規的立法動態,加強與歐盟的交涉,在WTO框架下爭取平等權利,在政府層面上進行談判,以保證各成員國執法的一致性和公平性,將REACH法規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