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T染色:提升印染競爭力的新技術 應對歐盟法規的重要對策
RFT是英文Right First Time的縮寫,意即一次成功率。RFT對改進印染企業的經營具有很大的作用,特別是原棉來源不同,質量不一致,染色時會產生許多不確定因素,使一次成功率降低。大量的生產實踐證明:RFT提高1%,生產總成本可降低1%,生產每公斤織物的收益可提高約10%。發展紡織品的RFT染色技術和開發用于RFT染色的紡織化學品不僅對紡織印染行業降低生產成本,對增強紡織品的市場競爭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基于上述原因,對于先進的染色技術來說必須最大限度地提高RFT。目前重要的染色加工工程的管理方法是采用控制染色技術,它是企業的管理技術、染料的設計技術和染色的應用技術三者相融合的統一整體,顯然為要達到高的RFT,整個染色加工工程必須控制到“零缺陷”,即不需要采用任何修正措施,這就需要選擇適用于RFT染色的染料,建立“零缺陷”的管理體系包括建立作業標準、建立染色工程監查方法、確立染色加工工程所有參數的在線管理與記錄、建立原布與水及染色助劑(鹽、堿、酸等)的核對方法和建立染色產品的質量控制方法等。
聚酯纖維RFT染色——Dyexact XP體系
聚酯纖維的RFT染色取決于一系列參數,如基質(或織物)、染色條件(溫度、時間、壓力和浴比等)、染料和助劑與其他添加劑、染色設備等,其中最重要的參數是給予有效的分散、乳化、勻染和控制低聚物與水硬度的助劑,當然助劑要有好的相容性、高的生物降解性和低的毒性等。BASF公司從這種概念出發開發出用于聚酯纖維及其與聚氨酯纖維(即彈性纖維)組成的混紡織物染色的Dyexact XP新體系,這種新體系提供了為控制聚酯纖維等RFT染色的各個參數所需要的相容性好的紡織助劑的選擇,包括它們的有效性、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毒性
聚酯/棉混紡織物的RFT染色
目前在紡織市場上聚酯/棉混紡織物占據重要的地位,為了避免在這種混紡織物染色時產生缺陷,有效的精練和適宜的染色條件是其RFT染色最重要的參數。適宜的染色條件與染色工藝有關,對聚酯/棉混紡織物進行連續染色的話,采用分散染料和還原染料或分散染料和硫化染料來染色一般問題不大,因為它們之間有一個好的相容性:若采用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進行染色,需要非常小心地選擇染色條件。對聚酯/棉混紡織物進行吸盡染色的話,分散染料和直接染料的組合最適合一浴染色工藝;若使用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為了避免助劑對兩種纖維的染色可能產生的不相容性,推薦采用二浴法。
棉織物一浴前處理和染色技術
從RFT染色的影響因素出發,Stockhausen公司開發成功對棉織物進行前處理,然后同浴染色的新型前處理劑:Solopol ZF和S alt afon D,前者可用來取代目前使用的生物降解性比較差的絡合劑,后者對彈性纖維中不容易乳化的硅酮油和礦物油的乳化去除特別有效。
經上述前處理后的棉織物質量穩定,能同浴進行染色,商業上提供的棉用染料都能用來染色、沒有任何限制。這種經濟和生態的一浴多功能工藝能獲得顯著的經濟效果:加工費用和加工時間被減少60%以上;加工能力增加25%~33%;不影響染色物的色牢度;顯著地減少排放的污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