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粘膠長絲絞紗染色時的色差
粘膠長絲絞紗染色時,很容易出現色差,究其原因大致有: ①纖維表面具有縱向溝槽或多頁形縫隙,所以吸濕性強,在整個濕處理過程中(前處理和染色),紗線形 態變異,自重增大,直接影響濕處理效果; ②粘膠纖維,尤其是普通粘膠絲的無定形區和結晶區不規則,它與原料、紡絲工藝有關; ③粘膠纖維特別是絲和紗線,對前處理染色的機械適應性不廣,實踐證明,以噴淋式染機較理想; ④粘膠絲有普通絲與強力絲之分,它們都是有光絲。由于有光絲在應用上是有一定的局限,為了便于紡絲和改善纖維性能,紡絲中添加了消光劑(tio2)和起平滑、柔軟、防霉、消泡、抗靜電、抗氧化等作用的表面活性劑,以制成無光絲和半無光絲。由于絲本身光澤不同,對光的折射程度也存在著差異,因此,要克服絞紗染色色差,首先對粘膠絲本身的理化性能要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在染色時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加強前處理,促使纖維膨脹,徹底去除附在纖維表面的添加劑,以使紗線基本符合染色要求。建議采用下列工藝: 處方(g/l) naoh(36°bé) 2~5 na2co3 2~4 精練劑hs-120a(無錫開來) 3~5 na2s2o4 0.5~1 工藝條件(噴淋染色機) 浴比 1:10~15 保溫溫度(℃) 95~98 保溫時間(min) 60~90 要充分清洗。由于naoh不易洗凈,因此在水洗后,還要采用98%醋酸2ml/l進行中和(室溫),使纖維保持中性,待染。實踐證明,這樣做效果較好,且對纖維的強力影響不大。精練劑hs-120a系陰/非離子的復配物,陰離子部分凈洗效果優良,非離子部分乳化、勻染等性能好。由于前處理在較高溫度下進行,時間較長,而每批粘膠絲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在正式投產以前,都要經過小試。 第二,要選擇移染和勻染性較好的染料。粘膠纖維的初染率很高,而上染率并不高,初染時產生的色花、色差等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