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鹽復配作活性染料促染劑的協同效應研究
石振東a, 盧俊彩b, 司徒華清a(五邑大學a.紡織服裝系; b.化學與環境工程系,廣東江門529020)摘要:檸檬酸鈉是替代無機鹽作為活性染料促染劑的選擇之一,可減少污染,用乙酸鈉與其復配,通過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藝,研究復配鹽作為活性黃KE-4R 促染劑的效果。結果發現,當檸檬酸鈉與乙酸鈉的質量配比為8∶2 時,復配鹽的促染效果優于單一組分鹽,鹽質量濃度為60~120g/L 時,復配鹽的促染效果與相同濃度NaCl 相當。分批加鹽的促染效果略高于一次加鹽。還發現質量配比為8∶2 的復配鹽隨著質量濃度的增加,促染效果提高。乙酸鈉的添加降低了促染劑成本。關鍵詞:有機鹽;復配;活性染料;促染劑;協同效應中圖分類號:TS193.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003(2008)10-0021-03
活性染料經歷五十多年的迅猛發展, 已成為纖維素纖維紡織品染色最重要的一類染料。目前世界上纖維素纖維用活性染料的年產量達到25 萬t 左右,約占世界染料總年產量的20 %,2005 年我國活性染料的產量約16 萬t ,接近我國染料總年產量的25 %。據市場預測, 今后世界纖維素纖維活性染料年產量的增長速度要比棉的活性染料年產量的增長快得多[1]。活性染料具有分子結構簡單,色澤鮮艷,色譜齊全,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牢度優良等優點[2]。其最突出的優點是具有高安全性,能取代禁用染料[1]。活性染料最突出的問題是上染率和固色率低,染料的利用率不高,在傳統的染色工藝中,為了提高染料色上染率和固色率,需要加入大量無機鹽促染, 根據染料的結構和染色織物性質的不同,鹽的用量范圍為30~150 g/ L[3]。由于加入大量的中性鹽,印染廢水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從生態角度講,高含鹽量的廢水排放直接改變了江湖的水質, 破壞了生態環境。鹽分的高滲透性將導致江湖